颗粒物形成机理及监测解决方案

维科网 20220917

  • 颗粒物传感器
  • 激光散射原理
  • PM2.5传感器

颗粒物,也称作尘。形成机理可以大致分为一次和二次组分,一次颗粒物直接由机动车、燃煤等排放源直接排放的颗粒物,在颗粒物中,元素碳、矿物尘和重金属元素等为一次污染物,硫酸盐和硝酸盐为二次污染物。二次颗粒物则是指由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其他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颗粒物。

需要注意的是,颗粒物中的二次组分比例很高。例如: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一般可占颗粒物总量约50%左右。有机组分占颗粒物的20%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半的有机组分是二次形成的。因此,控制颗粒物除了减少一次颗粒物的排放,还必须通过其他方法减少二次颗粒物的形成。


针对颗粒物监测工采网推荐数字式通用 颗粒物传感器 PM2.5传感器 - PMS7003。PMS7003是一款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数字式通用颗粒物传感器,可连续采集并计算单位体积内空气中不同粒径的悬浮颗粒物个数,即颗粒物浓度分布,进而换算成为质量浓度,并以通用数字接口形式输出。本传感器可嵌入各种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相关的仪器仪表或环境改善设备,为其提供及时准确的浓度数据。

数字式通用 颗粒物传感器 PM2.5传感器 PMS7003 特点:

激光散射原理实现精准测量

零错误报警率

实时响应并支持连续采集

zui小分辨粒径0.3?m

全新结构,六面全方位屏蔽,抗干扰性能更强

超薄超小设计,仅有12 毫米,适用于便携式、穿戴式设备

数字式通用 颗粒物传感器 PM2.5传感器 PMS7003 参数:


注1:zui大量程指本传感器确保PM2.5 标准值zui高输出数值不小于1000 微克/立方米。1000 微克/立方米以上以实测为准。

注2:颗粒物浓度一致性数据为通讯协议中的数据2(见附录A)测量环境条件为20℃,湿度 50%。

       原文标题 : 颗粒物形成机理及监测解决方案

查看全文

点赞

维科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甲烷传感器在甲烷和氢呼气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维科网
    2022-10-25
  • 2022年超声波雷达行业研究报告
    维科网
    2022-10-24
  • 温湿度传感器在老化试验箱中的应用
    维科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国内城市在出租车上安装空气检测系统监控大气污染

    2019-03-22

  • 无人机和传感器技术助力国内大气环境立体监测

    2019-03-22

  • 颗粒物传感器等传感技术在国内外博物馆环境监控中的应用

    2019-07-03

  • 美国黑人社区借助空气质量传感器来对抗环境污染问题

    2020-06-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维科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