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入门成为一名射频工程师的?(3)

电子技术应用 20220923

  • 射频工程师
  • 芯片设计
  • PCB设计

研发产品难吗?对于刚刚接触射频硬件设计的我来说非常难,设计和调试、维修不同,调试是在老带新的基础上,按照图纸甚至图纸都不要就可以按照SOP流程得到性能高的产品;维修的话,看懂原理图是必须的,但是你并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设计参数,射频故障一般按照级联信号,找到坏的元器件,用热风枪吹下来,重新焊接一片好的IC就可以了。但是研发不一样,仅仅知道这些如何是无法开展设计的,总结一下当时的困境:

没有自己查询、下载过芯片datasheet;

英文阅读水平差;

射频系统指标不清楚;

电源如何设计不清楚;

串口是什么不清楚;

SPI、I2C总线不清楚;

单芯片接收方案为什么集成度这么高;

放大器,滤波器如何设计;

通信协议如何做到与原系统兼容;

加密解密算法如何破解;

从没有画过原理图、PCB。

问题远不止这些,对于新手来说,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体现出一个老板的胸怀了,如果他老是催你的话,工作的压力会非常大,最好的方法就是提桶跑路了,哈哈。但是逃避也解决不了问题,好的是有小伙伴一起扛,他是做软件开发的,算是比较有经验的一位。前几天看到一位前辈写的关于射频IC设计的文章,其中提到,逆向开发是学习最快的一种方式,当然并不是鼓励抄板或者抄芯片设计,最起码经过验证的电路在功能实现上是没有问题的。这的确也是量产产品降本的一种好方法,对比一下同行的主要IC BOM清单,会更快的找到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如果一年百万级,千万级别的量,降本1毛钱就节省十万,百万了,这也是大厂每年的绩效考核之一。

一开始主要设计工作都是另一位同事在完成,我干一些杂活儿,不过我也挺开心的,除了有一些紧急的生产任务,需要全公司人员加班赶货,我已经不用一直在生产那边或者待在实验室调试了。这时候我开始查资料,从同事那边了解到芯片手册datasheet,除了常用的一些有翻译成中文的之外,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英文的,同事告诉我网址:www.alldatasheet.com,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立创商城,得捷、贸泽我反正从没有用过。我把相关的芯片datasheet都下载下来,用翻译软件一点点看,真的挺痛苦的,关键是参数我都能看到,但是怎么用又是一窍不通,别提什么降额设计,隔离,屏蔽,EMC,热设计之类的了,另一位同事做软件的,对于硬件也基本和我差不多,我又比较内向,不好意思一直问其他同事问题,而且每个人工作都挺饱和的,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摸索,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有好的师傅愿意带你,一定要特别感谢他,真的可以少走好多的弯路。遇到不会的,多提提问题,胆大一点其实也没有啥不好意思的,最坏的结果就是同事不理你罢了,没啥大不了的,以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这些摸爬滚打的日子才是最值得纪念的!不过我遇到的工程师都还是挺好的,没啥坏心眼。

从主芯片开始学习,我去TI的官网上下载了关于CC1020的所有资料,发现CC1100这款芯片用的挺多的,淘宝上也有好多卖的,有好多相似的地方。我先了解了这个芯片内部零中频的收发架构,发现和超外差挺像的,解决了镜频的问题。用的调制方式是GFSK,不过注意的是工程师必须掌握测试测量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有正确的结果!其实想想如果当时有个TI FAE的哥们支持一下,情况也会大不同的,不过没有啥量,老板肯定不会付咨询费的,就别想了,哈哈。

具体后面怎么设计的就不说了,有好多事情淡忘了,但是忘不了的是PCBA回板后,测试代码验证成功后的那份喜悦!(完)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最近更新

  • 核心IP的技术进步加速卫星导航芯片融合创新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 英飞凌发布ModusToolbox™ 3.0,通过支持同步调试简化双核应用的开发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20
  • ASML:继续供货中国!ASML是欧洲公司,DUV光刻机不受美国影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甩掉英特尔,苹果GPU也要自立门户?

    2020-07-09

  • 壁仞科技加快芯片研发 获11亿元A轮融资

    2020-07-13

  • 紫光芯云中心三大项目正式落户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2020-07-14

  • 打压再升级,美国对华为实施签证限制,“自救”迫在眉睫

    2020-07-1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技术应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