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惊现不明胶状物质:玉兔二号揭秘

西贝网 20200623

  • 月球探测
  • 撞击坑分析
  • 月壤成分
此前在第8个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曾在一个直径约2米、深约0.3米的新鲜撞击坑内部,发现大小约52厘米×16厘米的未知物质。与周围月壤相比,它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呈黑绿色,还有一定的光泽。

自从登陆月球背面以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顺利工作500多天,日前再次自主唤醒进入第19个月昼,在着陆区物质成分与地下结构等科学领域取得多项成果。此前在第8个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曾在一个直径约2米、深约0.3米的新鲜撞击坑内部,发现大小约52厘米×16厘米的未知物质。与周围月壤相比,它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呈黑绿色,还有一定的光泽。

玉兔二号靠近撞击坑

新鲜撞击坑内部未知物质周围环境全景影像拼接图

科研团队发现,新鲜撞击坑周边存在许多与月壤具有相似土灰色的块体,能被月球车车轮碾压成粉状,因此推断其为块状月壤,而非石块。

光谱解混结果显示,新鲜撞击坑周边、内部的块状月壤中,长石矿物相对含量较多,橄榄石和辉石相对含量基本相等,表明着陆区月壤可能是苏长岩风化产物。

玉兔二号获取的避障相机影像

通过与阿波罗任务采集的样品比较,未知物质与角砾岩样品的外观较为类似。

经过进一步的撞击成坑理论分析,该未知物质为撞击形成的角砾岩,可能为附近某撞击坑溅射物的撞击熔融角砾岩,可能是这个新鲜撞击坑成坑时形成的撞击玻璃凝结角砾岩。

阿波罗采样的角砾岩样本

目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工况正常,能量平衡,正按计划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后续,科研团队将继续对二者的探测任务进行科学规划,严密操作,争取获得更多的第一手月球背面探测数据,深入研究分析,相关科学成果将及时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嫦娥四号测月雷达:揭示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

    2020-02-28

  • 俄罗斯将于明年首次向月球发射航天器

    2020-03-18

  • 未来月球或许将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2020-04-02

  • NASA资助试图将月球陨石坑变成强大射电望远镜的概念项目

    2020-04-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