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两年半,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成为重载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拥有70余项专利,订单源源不断,营收连年翻番朗誉逆势上扬的“津色密码”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10

  • 机器人
  • 智能制造
  • 重载AGV

  内容提要:任志勇和杨国安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创立的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半时间,就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成为拥有70余项专利、订单源源不断、营收连年翻番的行业领军企业。于疫情中化“坎”为“梯”、逆势上扬,这家企业是怎样做到的?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重载AGV。周伟摄

 

  天津北方网讯:任志勇和杨国安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创立的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半时间,就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成为拥有70余项专利、订单源源不断、营收连年翻番的行业领军企业。于疫情中化“坎”为“梯”、逆势上扬,这家企业是怎样做到的?

 

  拐点:政府雪中送炭企业一夜成名

 

  日前,记者探访了位于天津经开区微电子工业区的朗誉。生产车间里,在激光技术的自动“拼接”下,两台长12米、宽3.6米的重载AGV(智能无人搬运机器人),从原本“各自为战”迅速转换为傍地并行,同步向前、退后、转弯,保持相同速度、高度,宛若一体……这就是该企业持续迭代的“杀手锏”技术——“双车联动”。

 

  据副总经理杨国安介绍,这项高精尖技术,全球范围内仅有为数不多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能做到,而能生产240吨重载AGV且能在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的,仅朗誉一家。“我们应客户需求,已经能够做到九车联动,在世界范围尚属首次。”杨国安说起自家的产品特别骄傲和自豪。

 

  别看现如今企业超过4000平方米的厂房“还不够用”,2020年6月,记者第一次走进朗誉,它刚从局促的旧厂房搬迁至此,新车间还有些许“空旷”。彼时,在轻型和非标AGV打拼多年的朗誉,瞅准市场,开始转型专攻高端重载线,但“大块头”产品诞生之初“叫好不叫座”,特别是受疫情影响,240吨重载AGV这台填补国内空白的超级智能“配送员”苦于无资金支持,几乎被放弃。

 

  山重水复疑无路。拐点在何处?

 

  “2020年8月,偶然到市工信局咨询相关政策,我们看到机会来了。”总经理任志勇说。了解到朗誉虽有独家技术,但因不懂推介导致知名度不高,市工信局电子信息产业处、装备工业处等处室纷纷深入企业,想尽办法第一时间解决各类生产难题,市工信局研究室还组织了30余家全国、本市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朗誉可谓‘一夜成名’,西门子歌美飒、GE(通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竞相与我们洽谈合作,朗誉一下打开市场。”他说。

 

  为何要倾一局之力,帮扶一家不出名的小企业?“做AGV的企业很多,但掌握重载AGV技术的凤毛麟角,朗誉这家天津本土企业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关口,如果发展得好,将直接解决多年制约大型、重型装备运输的瓶颈问题,不仅是装备制造业,更能带动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多条产业链发展。”市工信局研究室副主任沈毛毛表示,天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市工信局推动下,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在疫情期间,及时给予朗誉担保贷款500万元,解决其生存发展燃眉之急,让企业把握住关键时机做大做强;朗誉还连续多年申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至今共获得6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全部投入研发生产。

 

  支点:敢想敢干中练就看家本领

 

  在装备制造领域打拼数十载,任志勇、杨国安见惯了“花无百日红”,如何突破这一制约,是朗誉一直上下求索的。

 

  “中小企业虽没有大型企业的雄厚实力,但灵活多变,恰好是它优势所在。我们能根据市场需要做出前瞻性预判,迅速调整决策,迅速行动,不拒绝任何可能,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任志勇看来,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从没路的地方蹚出路,不断谋求差异化市场定位,用创新练就出一身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看家本领。

 

  就在这几天,朗誉正准备与俄罗斯一家大型企业签署订购合同,为其提供在-55℃的极端气温下正常工作的重载AGV。“俄企全球招标,原先他们看好一家西班牙知名装备制造企业,但那家企业技术仅支持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只能做标准化产品,而全球范围只有朗誉能突破技术难关。”销售部总监孔亮兴奋地说,上个月,俄企客户委托国际专业审核机构到朗誉进行审核,企业“高分通过”。“这也为我们的‘出海’计划奠定了基础和信心。目前公司产品已销至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完成美洲、欧洲等海外布局,希望尽快打响海外市场知名度。”

 

  敢想敢干,让朗誉迎着疫情实现逆势发展。“2020年5月公司成立,当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2021年达6000万元,预计今年销售额有望超过亿元。如今,朗誉在重载AGV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20%。”最让任志勇欣喜的是,企业培养出一支能打胜仗的研发团队,不仅是“硬实力”,更在伺服控制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软实力”上下功夫,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新起点:对接会促成“天作之合”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但术业有专攻,仅靠单打独斗,终是独木难成林。围绕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市、区两级工信部门自2020年起便举办形式多样的对接会,针对上下游对接、原材料供应、银企融资、人才用工等关键环节,为政企产学研用搭“鹊桥”。

 

  一次专为高端装备企业举行的对接会上,朗誉和天津旗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邂逅”了。任志勇惊喜地发现,旗领机电作为中国船舶七〇七所下属高科技技术公司,能根据客户需求生产机器人用RV减速器,正是朗誉苦苦寻找的。旗领科技总经理蔡智渊亦有同感:“不只是朗誉不知道天津有我们这样能做减速器的企业,我们也不知道天津还有能做重载机器人的企业,大家可谓‘相见恨晚’。”会后,旗领科技迅速派出技术人员深入朗誉,前后修改了十几个方案,终在两个月内为朗誉量身订制RV减速器,也正因此,240吨重载AGV的技术得以持续完善与突破。

 

  “在制造业立市的战略下,天津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利好政策越来越多,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加上世界智能大会、工博会等平台,给企业创造诸多机会,也提振了大家在津发展的信心。因此,在2020年我们企业增资8000万元进行技改和扩大产能,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蔡智渊说。

 

  怎样让众人拾柴的火焰烧得更旺?“高端装备产业链作为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猛,202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40亿元,增长16.8%。去年以来,天津制定诸多政策,加快发展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高端产品,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市工信局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杨琦拿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举例,“对朗誉这样的机器人链上企业,支持项目超过200个,支持资金约2.5亿元,为它们从初创到壮大厚植沃土。我们也将继续精准开展撮合对接活动,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项目建设推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企一策,激发市场活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任志勇告诉记者,企业的飞速发展根本上是借着天津制造业立市的东风。当制造业这个城市竞争力的基石被夯实,相信时间与未来,会赋予天津更多的精彩。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未来高端惯性传感器市场将借机器人和工业应用迎来新增长

    2018-12-07

  • 企业智能化后道工厂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运用

    2018-12-08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