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型两栖机器龟,肢体可以变形

字节点击 20221017

  • 仿生设计

美国耶鲁大学研发的两栖机器龟(ART)从生物世界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了能同时在陆地和水域实现轻松导航的机器龟。该研究提出的“自适应形态发生”设计策略,使得两栖机器龟可以改变其四肢形态和步态,以应对不同的环境。该研究于周三首次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这一设计思路,有望进入生物监测、灾难响应、安全等实际应用中,同时可用于研究动物运动。

机器龟的身体有一个变形肢体,能够根据环境调整其硬度和形状。身体包括四个子系统:底盘、外壳、肩关节和变形肢体。底盘容纳电子元件,外壳提供流线型、用于浮力调整的压载空间、有效载荷存储和保护。肩部关节在运动学配置中各有三个马达,以实现一系列的步态。

机器龟融合了传统的刚性部件和软材料,从根本上增强了其四肢的形状并改变了其步态以适应多环境运动。

根据耶鲁大学团队博客里的详细描述,机器龟未来潜在的应用方向有很多。Rebecca Kramer-Bottiglio的实验室专注于包括监测海岸线生态系统、潜水员助手和海洋养殖等应用。机器龟还将帮助研究人员研究海洋中复杂冲浪区的运动物理学,那里的波浪、电流和浊度使一些机器设备的导航失灵。

从大自然汲取设计灵感在机器人研究中已经很常见,科学家通过这种方式研发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仿生机器人,比如今年日本研发的蟑螂机器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研发出来的藻类-纳米颗粒混合微型机器人等。

耶鲁大学团队的这项新研究,为研发能够适应多样化环境的下一代自主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动态调整形态,在不同环境中实现最佳的行动性能。

不过截至现在,很多仿生机器人还处于研究或初步试验阶段,距离真正的大规模量产应用及普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获 取 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 进展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4232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点赞

字节点击

作者最近更新

  • 德国联邦政府拟制定新版太空战略
    字节点击
    2022-10-26
  • 德联邦教研部资助5000 万欧元用于研究创新抗生素
    字节点击
    2022-10-25
  •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发布“能源危机对科研的影响”的立场声明
    字节点击
    2022-10-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国外研发史上最小、拥有多种运动能力的仿生蚂蚁机器人

    2019-07-23

  • GE获250万拨款 欲开发用于军事行动的机器人

    2020-05-26

  • 全球最轻双翼机器人来了!最长可飞行9分钟

    2020-06-11

  • 新型鱿鱼机器人可用喷射的水推动自己前进

    2020-10-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字节点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