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部署与云物联网部署:哪个更好?

传感器专家网 20200703

  • 物联网部署
  • 数据管控
  • 混合架构
公司从其物联网项目开始就面临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选择本地部署还是云部署来运行物联网应用并管理其设备和数据。过去10多年来,在SaaS平台和基于云的基础设施使用激增的情况下,您可能会认为基于云的物联网部署是一种可行方法。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公司从其物联网项目开始就面临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选择本地部署还是云部署来运行物联网应用并管理其设备和数据。过去10多年来,在SaaS平台和基于云的基础设施使用激增的情况下,您可能会认为基于云的物联网部署是一种可行方法。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公有云和私有云因其降低成本和复杂性的众多好处而被广泛认可。然而,出于一些内在原因,许多公司仍将物联网设备管理和数据处理转向本地解决方案或混合方法。在我们考虑混合方法之前,让我们先权衡一下实施物联网系统的本地部署和云部署。

  1、费用

  将物联网系统托管在云中的一大卖点是,它消除了有关存储和计算硬件的所有繁重工作。根据实际的容量使用情况,大量的前期资本支出将被更低的每月订阅费用所取代。立即获得IT资源(否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资)可以大大加快物联网项目的上市时间。同时,您可以消除硬件服务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开支。

  2、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云的按需付费定价模式对于物联网部署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利用现成资源,您可以轻松地根据数据工作负载扩展或缩减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在本地采购和安装新服务器以跟上连网设备不断增长的数据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过程通常既耗时又费力,即使对于拥有强大内部IT专业技能的公司也是如此。

  3、数据管控和合规性

  数据治理的缺失是公司可能希望远离公有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某些公司来说,将任务关键型物联网数据存储在多租户云环境中会带来很高的安全风险。此外,鉴于国家对数据隐私保护的管控越来越严格,由于数据驻留的不确定性,还需要考虑合规风险。

  因此,许多组织倾向于采用本地部署方法来实现最大的数据控制和权限也就不足为奇了。易于备份和恢复数据是另一个优势,这要归功于IT基础设施的物理易接近性。对于内部IT人力资源有限的公司来说,托管私有云可能会在降低复杂性和增强数据安全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4、系统正常运行时间和配置

  云部署需要始终可用且极其可靠的网络连接,以确保物联网系统的无缝连续性。这给偏远、难以访问的地方带来了重大挑战,因为在这些地方,网络连接往往是一个问题。此外,尽管云服务提供商正在努力将中断降到最低,但由于大量数据工作负载和技术问题,也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网络故障。(来源物联之家网)在本地部署中,计算能力在完全受控、独立于互联网的本地环境中运行,从而可以提供更高的系统可预测性、可见性和服务质量。

  本地部署的另一个优势是在系统配置方面具有更大的可定制性。服务器硬件、安全协议和应用程序代码都可以根据您的特定IT需求进行定制,并且与现有企业应用程序的集成也很容易实现。相反,云服务大多是标准化的,以确保供应商方面的可管理性。

  5、数据民主化

  将物联网数据处理并存储在中央云服务器中后,几乎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从任何地方访问这些数据。这有助于整个组织的数据民主化,以便做出有见地和透明的决策。同时,您可以远程配置、管理和更新您的设备和网络,而无需亲临现场。请注意,并不是所有数据都值得跨场所共享,因此,数据民主化的想法可能并不总能弥补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

  怎么选择?

  如您所见,在本地部署和基于云的物联网部署之间进行选择可以归结为上述标准之间的权衡。然而,这并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如前所述,还有一种混合方法可供选择,在此方法中,您可以利用两全其美的优势,例如,您的一些对业务至关重要的数据可以保留在本地,而其他数据则可以传输到云中以实现通用访问并减少对本地IT基础设施的压力。

  无论您选择本地部署、云部署还是混合部署,关键都是要拥有可以提供这种灵活性的无线物联网架构。像MYTHINGS Central这样的网络和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使用户可以在任何类型环境中运行和管理物联网系统,并轻松连接到任何后端应用程序。它使您可以完全控制网络、设备和数据,并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最适合的部署方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器专家网

传感器行业综合服务平台,立志于建设便捷方便的传感器选型器、行业专业媒体

作者最近更新

  • 磁阻传感器_磁阻轮速传感器_磁编码器_磁开关传感器-专业生产厂家
    传感器专家网
    1天前
  • 【产品上传】免费展现您公司的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2天前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最新署名文章:多项传感器技术是人形机器人核心(前沿观点)
    传感器专家网
    2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盘点】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应用的十大典例

    2019-08-12

  • 坎德拉智能科技助力扬州16所医院智慧升级,已完成超20万次任务量!

    2022-03-16

  • 为什么你应该使用嵌入式SIM卡技术

    2022-08-09

  • 性能卓越 扬帆出海 | 美格SLM500Q智能模组斩获多项全球重要认证

    2022-05-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器专家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