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特制纳米颗粒视网膜帮助失明老鼠恢复视力

西贝网 20200709

  • 生物医疗
  • 纳米颗粒
  • 视网膜修复
由于跟年龄相关的退行性视力丧失非常常见,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只是年龄增长不可避免的结果。然而,许多创新的研究项目已经找到了预防方法或至少能减缓这一看似不可避免的过程的方法。

       据外媒报道,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近日展示了一种恢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患者视力的潜在方法。据了解,这些科学家通过一剂纳米颗粒制造出一个能运转的人造视网膜,从而让失明的啮齿动物恢复视力。由于跟年龄相关的退行性视力丧失非常常见,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只是年龄增长不可避免的结果。然而,许多创新的研究项目已经找到了预防方法或至少能减缓这一看似不可避免的过程的方法。

       由于许多跟年龄相关的视力丧失都跟视网膜退化有关,于是许多研究人员都把方向投向了人工视网膜开发上,他们通过使用电极和传感器来复制视网膜功能。然而,这些修复方案并不理想,因为这种视网膜需要用到配线、摄像头以及实施侵入性手术。

       然而,另一种更理想的视网膜功能修复方法则是使用特制的纳米颗粒作为视网膜神经元的光敏导管。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了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P3HT-NP)是如何在视网膜下空间广泛传播并恢复失去的视力的。

       为了测试这些纳米颗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观察了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啮齿类动物模型。据悉,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一种会导致逐渐失明的遗传疾病。只在视网膜下注射一次实验用的纳米颗粒之后,研究人员就看到了视觉皮层的活动并且视力恢复到跟拥有正常视力的动物相似水平。

       该项目研究员Mattia Bramini指出,纳米颗粒分散在视网膜上的方式表明,该技术可以恢复广阔的视野。这种空间分辨率应该比目前任何可用的植入物都要高得多。此外,跟其他人工视网膜技术相比,这种简单且相对非侵入性的手术方式还能更容易地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尚不清楚这项技术距离人体试验还有多远,但从这些动物实验中可以看出前景光明。在目前这个阶段,这些纳米颗粒被证明在至少8个月的时间内能帮助啮齿动物安全有效地恢复视力。

       Bramini表示:“这种关于视网膜假体植入和广泛视网膜覆盖的最简单外科手术有可能能恢复整个视野、为P3HT聚合物纳米颗粒在退行性失明病例中的临床应用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美国首批附带传感器的数字化药片上市

    2018-12-08

  • 传感器概述:认识传感器的第一步

    2019-06-10

  •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含有纳米级纤维的人造皮肤

    2019-07-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