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在室温下发现了奇异的量子态

科技朋友 20221030

  • 自旋电子器件

C114讯 10月28日消息(南山)近日,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铋基拓扑绝缘体材料表现出特殊的量子行为,这通常只在极端的实验条件下,即高压和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才能看到。这一发现为高效量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例如基于自旋的高能效电子器件。

这一发现登上了《自然·材料》杂志的10月封面文章。

拓扑绝缘体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内部的电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导电,是绝缘体,但边缘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这意味着这些电子可导电。此外由于拓扑结构,沿边缘流动的电子不会受到缺陷或变形的阻碍,因此这种材料不仅有可能改进现有技术,还能通过探测量子电子特性,加深人们对物质本身的理解。

据了解,十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用拓扑绝缘体来证明量子效应,但这项实验是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这些效应。通常,诱导和观察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态需要绝对零度左右的温度,这相当于零下459华氏度(或-273摄氏度)。

环境温度或高温会产生物理学家所说的“热噪声”,热噪声的定义是温度升高,原子开始剧烈振动。这种行为可以破坏脆弱的量子系统,从而使量子态崩溃。特别是在拓扑绝缘体中,这些更高的温度造成绝缘体表面上的电子侵入绝缘体的内部,并导致那里的电子也开始导电,从而稀释或破坏特殊的量子效应。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这些实验置于异常寒冷的温度下,通常在绝对零度或接近绝对零度。在这些难以置信的低温下,原子和亚原子粒子停止振动,因此更容易操纵。然而,对于许多应用来说,创建和维护超冷环境是不切实际的:它成本高,体积大,消耗大量能源。

领导这项研究的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教授扎希德·哈桑团队制造出了一种由溴化铋制成的新型拓扑绝缘体,这是一种无机晶体化合物,有时用于水处理和化学分析。研究发现,这一拓扑绝缘体的绝缘带隙超过200毫电子伏,足以克服“热噪音”,也不会破坏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和带反转拓扑。当通过亚原子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时,研究人员观察到清晰的量子自旋霍尔边缘态,这是只在拓扑系统内存在的重要量子特性之一。

扎希德·哈桑团队认为,这一突破将是对下一代量子技术产生特别影响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相信,这一新突破将加速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量子材料。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朋友

作者最近更新

  • 三星电子将为日本 Preferred Networks 生产 2nm AI 芯片
    科技朋友
    2024-07-09
  • 安森美收购SWIR传感器公司,增强智能传感器产品组合
    科技朋友
    2024-07-04
  • 欣旺达625Ah大储电芯,什么水平?
    科技朋友
    2024-06-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科学家开发用于构建纳米电子和量子处理器的平台

    2020-03-25

  • 仅由11个原子组成的传感器问世:能够实时捕获电磁波

    2020-05-27

  • 传感器微小化革命将至?仅由11个原子组成的传感器面世!

    2020-06-01

  • 金刚石量子传感器检测受热激发的“磁流”

    2022-05-0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朋友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