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辨毒不可靠 仪器方知野菇毒多少

仪表网 20200713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液质联用法
  • 鹅膏毒肽类毒素
鹅膏毒肽类毒素的仪器检测,不但对于生物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为相关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数据支持,而液质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也是用于菌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患者呕吐物、血液、尿液中鹅膏毒肽类毒素含量检测的方法。

  对于江浙一带的居民来说,梅雨季节永远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潮湿的空气伴随着连续的大雨,在原本就不怎么凉爽的夏季显得格外的气闷与难受。不过燥热闷湿的天气却抵挡不住人们外出游玩的热情,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正值学生放假,一家老小去农家乐、山林风景区游玩也是常态。但是这个季节出去玩,有一件事要格外小心,那便是野生菌类。

  一般来说,蘑菇的时令季节为每年的2、3月,但是江南地区6、7月会入梅,这时候受到环境影响,野生菌类会大量繁殖。一般来说,野生菌类繁殖是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去影响的,但是每年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因为这个季节食用野蘑菇而被送进医院,因此野生菌也成为了夏季高发的食安问题之一。

  我们先来说结论——经验无法代替研究成果,靠形态来辨别蘑菇是否有毒不可靠,为了自身安全,不吃野蘑菇才是上策。事实上,绝大多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故,都不是误食,而是食用者过于自信,一方面觉得野生菌味道更加鲜美,另一方面轻信自己的经验,靠形态来辨别其是否含有毒素。尽管,我们很早就在课本中了解到越鲜艳的蘑菇,往往包含的毒素越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蘑菇的毒素。

  一般来说,蘑菇中的毒素包括鹅膏毒肽类和鬼笔毒肽类。而其中,鹅膏毒肽类引起的蘑菇中毒致死率甚至到了90%。而事实上,考虑到蘑菇生长环境的不同,所处的生长阶段的不同,其中毒素的种类、含量都有非常大的差异,一种蘑菇中也可能含有多种毒素。而这些都是无法通过形态依据经验来判断的。倘若真的想要了解其中是否有毒,毒素含量,可能只有科学仪器能够回答了。

  以鹅膏毒肽类毒素为例。鹅膏毒肽类毒素包括绿盖鹅膏、春生鹅膏、鳞柄鹅膏、双孢鹅膏等等。而一般来说,鹅膏毒肽类毒素的检测方法一般有四类,分别是化学显色反应、生物化学法、物理法、色谱法。其中,色谱法由于其便携、快速、准确的优势,较为常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联用技术的出现让色谱法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因此目前常用于野生菌鹅膏毒肽类毒素检测的方法实际为液质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需要一提的是,鹅膏毒肽类毒素的仪器检测,不但对于生物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为相关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数据支持,而液质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也是用于菌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患者呕吐物、血液、尿液中鹅膏毒肽类毒素含量检测的方法。

  最后,针对野生蘑菇,小编还是想要多说点。尽管,现在野山菌作为热门食物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野山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生菌类,同时也不能代表野生菌。野生的菇类营养价值与人工种植的并无差异,鲜美的感觉更多时候是心理作用。在生命面前不要盲目相信经验,不吃野蘑菇才是安全的选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发布三项小麦粉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

    2020-08-04

  • 两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 涉高效液相色谱法

    2022-04-01

  • 安徽省三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 涉高效液相色谱法

    2022-04-02

  • 245项推荐性国标获批发布 多项与仪器分析检测方法相关

    2022-04-2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