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科考添利器:实验6号科考船下水

物联中国 20200722

  • 海洋科考
  • 科学考察船
  • 海上探测
7月18日,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号在广州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7月18日,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号在广州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盛夏的羊城烈日炎炎,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厂区内,等待下水的“实验6”号耸立在室外浮坞上。作为国家科教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实验6”号于2018年11月正式开工建造。在成功下水后,“实验6”号还将进行内部装修及试航等,预计2021年正式入列服役。

  “‘实验6’号将填补我国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成为一个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称“南海海洋所”)党委书记詹文欢说。

  “海洋科学考察船是人类认知海洋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探测与研究海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平台、基本工具与载体,在现代海洋观测体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项目总工程师蔡小阳曾是一名科考船船长,有多年的出海科考经验。“看着‘实验6’号下水,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内心充满兴奋。”蔡小阳说,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国科考船的建造水平今非昔比,已取得极大进步。

  走进“实验6”号船舱内部,实验区、生活区等各功能区分区明确,内部空间宽敞,正等待进一步的内部装修等工作。在偌大的驾驶室内,蔡小阳介绍,借助各项先进技术,最少只需1人即可完成船舶的驾驶操作。

  蔡小阳介绍,“实验6”号是一艘采用国际最先进设计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种用途船舶,探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总投资接近5.2亿元,最大速度16.5节,续航力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中途不进行补给连续在海上活动的最长时间)达60天。

  在南海海洋所副所长龙丽娟看来,“实验6”号不仅能提升我国对南海与深远海大洋的探测和基础数据获取能力,还将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高海洋探测能力,完善观测手段,开展联合海洋调查,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物联中国

作者最近更新

  • 聚焦高质量数字化服务,福昕版式办公技术用“数”赋“智”
    物联中国
    2022-07-28
  • 滴滴新用户注册下载不了滴滴出行app下载
    物联中国
    2022-07-25
  • 滴滴司机端无法下载,新用户注册
    物联中国
    2022-07-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问海1号”6000米级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通过验收并交付用户

    2022-07-20

  • 验收成功!“问海一号”6000米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正式交付

    2022-07-2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物联中国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