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破解叶绿体蛋白转运之谜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闫浈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揭开了叶绿体蛋白转运之谜,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细胞》期刊。
“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闫浈介绍,叶绿体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场地,好比一个“光能工厂”,有2000至3000种蛋白需要经过TOC-TIC复合物被识别然后进入叶绿体“工作”。
此前,科学界已发现叶绿体是双膜结构,内膜上存在转运因子TIC,外膜上存在转运因子TOC,它们联合形成一个超级复合物TOC-TIC,并扮演叶绿体“守门人”的角色。
闫浈实验室希望采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揭示TOC-TIC复合物的组成、组装和转运机制。他们选择克莱因衣藻的TOC-TIC超级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在两个已被确认并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的TOC(Toc34)和TIC(Tic20)组分上分别加亲和标签进行纯化。
“也就是设置两组实验,在特定的叶绿体样本中,通过亲和标签分别把TOC-TIC复合物精确找到,并纯化出来。”闫浈解释说,令人欣慰的是,最终这两种不同策略所纯化出来的蛋白质组分完全一致,解析出来的电镜结构也高度一致。解析结果显示,克莱因衣藻叶绿体上的TOC-TIC超级复合物一共包含14个组分,其中8个为之前已报道的组分,6个为功能未知的新组分。
结合前人理论,研究认为,在双层的叶绿体膜上,蛋白带着转运信号肽经过TOC-TIC超级复合物这个重要的通道依次进入叶绿体。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4361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洞察】自供电无源传感器可实现长时间或无限续航 应用前景广阔感传媒02-14 15:53
-
凭借超低功耗图像传感器系列,安森美荣获AspenCore全球电子成就奖感传媒2024-11-11
-
堡盟O200微型光电传感器助力医疗智能化创新感传媒2024-08-25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