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0大产业、41类卡脖子技术国产替代全景图!电子测试仪器较难

感知博士 20221129

  • 自主可控


近日,国金证券联合业内多个行业研究团队,发布了专注于“卡脖子”技术的国产替代系列专题研究报告,本文来自于该系列专题中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全景图》。


该报告旨在用量化标准,从“当前国产化率、国产替代难度、卡脖子难点、攻克难点时间”等维度,分为极难替代、较难替代、中等难度、较易替代、容易替代五个级别,对我们当前卡脖子关键技术国产替代情况进行排序和分析,并列举出相关技术核心企业,起到引导资本投融资的作用。


报告中涵盖电子、计算机、通信、机械、军工、医药、医疗、汽车、金属、化工等10大领域,共计41个类别的国产替代卡脖子关键技术。其中,科学仪器、CAD、汽车原厂漆是国产替代极难级别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短时间内难以有重要突破,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攻关。


文中涉及MCU芯片、EDA工业软件、电子测试仪器、ADAS、PLC、X线探测器、光谱仪、科学仪器、感知算法等技术。


报告还指出,电子测试仪器国产化率水平20%,国产替代难度系数为“较难”。


本文,将对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国产替代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全景图

(报告出品方:国金证券)



一、宏观:自主可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方向


1.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决定了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必须认清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局势变化,大国间力量对比变化、逆全球化加剧等,使得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2018 年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公司采取技术封锁、加征贸易关税等“特殊”措施,对相关领域产生明显冲击。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冲击、欧洲能源危机等,进一步加剧逆全球化行为,对全 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个“百年”,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主可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供应链产业链国产化大有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关键步骤之一;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主可控的道路。当前,我国在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和系统等领域国产化率偏低,需要加大政策支持、企业人才和研发投入,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二、策略: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跟踪体系


2.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筛选细分赛道


自下而上来精选细分赛道。我们统一了行业自主可控程度核心指标的标准, 各行业分析师对覆盖板块细分领域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现状、难点以及前景进行统一标准的研判,行业比较清晰。并且前瞻分析大科技和大制造细分领域的自主可控之路。全景式展现“自主可控”大方向的选股标准和跟踪研究框架。


2.2、全景式研究框架:细分赛道与核心公司两大维度


首先,针对前文提到的细分赛道,从“当前国产化率、国产替代难度、卡脖子难点、攻克难点时间”四大维度刻画国产替代的现状、难点及前景。


1)当前国产化率:当前国内细分领域中国企业份额占比情况。


2)国产替代难度,从难度系数由难到易,我们划分为 5 个档次。


第 1 档: 极难。海外公司垄断,国内短期看不到公司可以突破;


第 2 档:较难。国内单独或者极个别龙头公司取得 0 到 1 的突破,可以获取一定低端产品市场份额,高端产品尚切入不了;


第 3 档:中等。国内有数个公司取得突破, 低端市场份额已经快速提升。高端市场也在开始突破,并处在稳步提升阶段;


第 4 档:较易。国内有一批公司取得突破,国内整体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过程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博士

作者最近更新

  • 过氧化氢传感器在icu病房终末消毒中的应用
    感知博士
    2024-09-19
  • MR市场浪花再起!多款新品发布,技术卷向光机、传感器、处理器
    感知博士
    2024-08-29
  • 丙酮传感器TGS1820在呼吸气体丙酮含量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感知博士
    2024-07-1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清芯源首次基于RISC-V架构芯片流片成功

    2020-06-29

  • CPU和操作系统纯国产自研 天玥系列计算机年产10万套

    2020-07-07

  • 仪器市场占有率低 国产仪器道阻且长

    2022-04-29

  • 逆境中崛起,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加速布局

    2022-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博士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