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等在高压下新物态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仪表网 20200807

  • 超导体
  • 晶体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高压研究团队与安徽大学、南丹麦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利用高压研究手段发现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超导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高压研究团队与安徽大学、南丹麦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利用高压研究手段发现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超导体。相关研究结果以Long-Range Ordered Amorphous Atomic Chains as Building Blocks of a Superconducting Quasi-One-Dimensional Crystal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固体材料按照结构可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一般来说,晶体同时具有长程和短程的平移或旋转对称序;非晶体中短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序;准晶体则具有长程的旋转对称序而没有长程的平移对称序。具有长程有序但短程无序的材料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见。

  团队选取具有准一维链状结构的(TaSe4)2I为研究对象,作为其结构主要组成单元的TaSe4链沿c方向延伸且相互之间平行排列,同时与沿c方向的I原子链相互嵌套,共同组成三维晶格。由于(TaSe4)2I准一维链状结构特点,它是一种典型电荷密度波材料;从电子能带结构的拓扑分类研究发现其高温相为Weyl半金属,低温下伴随电荷密度波转变体系进入一种所谓的轴子绝缘态。研究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产生高压环境,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TaSe4)2I在20GPa以上TaSe4链内出现非晶化,但链之间仍保持长程有序(如图所示),从而在结构上表现出原子排列的短程无序但长程有序的“复合”现象。伴随着原子链内部的非晶化,体系还表现出超导电性。与高压下新颖结构相一致,超导电性表现出两步型的转变,即原子链内先出现超导,原子链间的耦合导致长程相干出现零电阻。该研究拓展了对固体材料传统分类的认识,并提供了研究准一维超导电性的理想平台。

  高压研究团队成员安徽大学博士安超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陈绪亮、教授张古非(南丹麦大学)和研究员杨昭荣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为什么物理学家能不断发现新的物质状态?

    2020-04-07

  • 室温超导问世,常温常压的超导体还会远吗?

    2020-10-20

  • 新晶体结构将帮助科学家了解大型岩石系外行星的深处

    2022-03-07

  • 科学家揭示了不同寻常的Kagome材料奇异特性背后的深层秘密

    2022-03-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