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正式加入国际中轨道卫星搜救系统

科技时光 20221212

  • 卫星导航
  • 北斗卫星

2022年11月16日至29日的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67届公开理事会上,大会主席宣布,中国已与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四个理事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美国)签署合作意向声明,北斗中轨搜救载荷正式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

同时,大会还审议通过了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技术和程序标准文件中北斗相关的修订内容。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空间段提供国,北斗国际搜救服务成为继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后,第二个获得国际组织认可的全球服务。

中国北斗三号卫星上搭载中轨搜救载荷,将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道,共同组建覆盖全球的卫星搜救系统。

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成立于1979年,其运行的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推行的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中国成为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用户国。

1997年,中国成为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地面设备提供国。

2016年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会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经历设计论证、技术攻关、频率协调、星地设备建设、载荷发射组网、国际入网协调等6个阶段,历时6年,建立起北斗国际搜救服务系统,并按照国际组织标准要求,为全球用户提供406MHz遇险信号转发服务及特色返向链路服务。

2018年初,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59届理事会批准北斗卫星搭载搜救载荷纳入国际中轨道搜救卫星系统发展规划。

2018年9月19日发射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

2018年12月27日,官方宣布,北斗三号系统面向全球提供服务。

2022年3月16-25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66届理事会确认,北斗系统搭载的6颗搜救载荷,符合全球中轨卫星搜救系统空间段标准要求。这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技术审核工作全部完成。

2022年11月4日,《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发布,其中提到,国际搜救服务通过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旨在向全球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遇险报警公益服务;创新设计返向链路,为求救者提供遇险搜救请求确认服务。

同时,中国联合开展北斗及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搜救等服务性能测试评估,发布测试评估报告,增进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状态和服务性能的了解,增强用户信心;发布搜救卫星应急示位标国际标准,开展返向链路国际兼容共用协调。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时光

作者最近更新

  • 从选型到应用:空气压力传感器的那些事儿
    科技时光
    09-25 09:12
  • 从选型到应用:一文读懂超声波传感器的那些事
    科技时光
    09-25 08:51
  • 电量传感器:看不见的“管家”,守护你家的每一滴电
    科技时光
    09-24 04:07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北斗导航芯片价格已与GPS芯片价格持平

    2018-12-08

  • 浅谈北斗系统与GPS信号实现兼容的原理

    2018-12-09

  •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的三大特点及技术优势

    2018-12-09

  • 美国第三代GPS系统首颗卫星上天:定位精度是当前3倍

    2018-12-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时光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