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电子转到汽车电子领域,半导体厂商需要做出何种改变?

电子技术应用 20200813

  • 自动驾驶
  • 车用芯片
自驾车成为继手机产业后,下一个群雄竞逐焦点,而台湾半导体厂商如联发科、联咏、瑞昱、盛群等厂商皆加足马力,盼期能在新兴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自驾车成为继手机产业后,下一个群雄竞逐焦点,而台湾半导体厂商如联发科、联咏、瑞昱、盛群等厂商皆加足马力,盼期能在新兴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不过,汽车产业与消费性电子产业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对安全的重视与要求程度,相关业者若想在车用芯片市场上分到一杯羹,产品设计思维跟方法要跟着翻转。

宜特可靠度工程处处长曾劭钧表示,随着车联网与智能化汽车的创新应用推动,将不仅迫使汽车从过去传统的机械产业,逐渐转变成机电产业;可预见,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电子零件/模块被应用在汽车上。

不仅如此,近几年主动安全技术列入新车安全评鉴程序(NCAP)也已成为国际趋势。包括美国国家公路交通管理局(NHSTA),预计将在2018年,将自动紧急煞车系统(AEB)列入5星评级系统;2019车型年将正面碰撞警告(FCW)系统、车道偏离警告(LDW)系统、盲点监测(BSD)、行人防碰撞列入5星评级系统。而中国政府也将在2018年的新车评价规程(C-NCAP)将AEB纳入评价。

看准汽车产业即将掀起的一波掏金热,台湾原本投入消费型电子产业厂商纷纷转战汽车电子领域。不过,消费性电子到汽车电子的门坎极高,尤其在安全与可靠度的要求。曾劭钧提到,现今消费型电子厂商,若要转战车用电子市场须改变思维,从以往的一般消费型电子产引专注于功能性设计(Design for FuncTIon)的思维,转成以设计可靠度(Design forReliability)为依归。因车电产品必须把成熟度、稳定度、安全性与可靠度作为优先顺位的考虑。如何有效的进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无人车、电动车的安全性验证,以及如何执行供应链质量验证与管理,对车厂来说一直是个重大议题。

曾劭钧强调,安全是被设计出来,而非被测试出来的。很多安全性问题必须在设计时间就要完成,而ISO26262汽车质量规范主要就是在定义此事。

曾劭钧指出,ISO26262规范又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系统性故障」,此类故障应该在设计时间设计者可以预设,车子用户有可能会使产品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情况,事先于设计时间保证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则为「随机故障」,设计者无法预设,车子用户有可能会使产品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情境,因此当车子发生故障时,必须有效阻绝系统故障或提供另一条备援路径。

因此现在车用IC设计时,有一设计方法叫做冗余设计(Redundancy),此方式即是为了当车电产品发生故障时,还有另外一条通道可运行。为保险起见,采取两套相同独立配置的硬件、软件或设计,防止在其中一套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套系统能立即启动。一套单独的系统也许运行的故障率很高,但采取冗余设计后,在不改变内部设计的情况下,这套系统的可靠度立即可以大幅度提高。假如单独系统的故障率为50%,而采取冗余系统后马上可以将故障率降低到25%。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最近更新

  • 核心IP的技术进步加速卫星导航芯片融合创新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 英飞凌发布ModusToolbox™ 3.0,通过支持同步调试简化双核应用的开发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20
  • ASML:继续供货中国!ASML是欧洲公司,DUV光刻机不受美国影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精GNSS定位导航技术是各类自动驾驶的安全前提

    2018-12-04

  • 矿业巨头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为卡车安装自主牵引系统

    2018-12-07

  •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的三大特点及技术优势

    2018-12-09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技术应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