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控制器,厚积薄发才能突破“卡脖子”

感知论坛 20221223

  • 工业机器人
  • 国产替代
  • 控制器

  1控制器占机器人成本12%,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

  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在机器人成本中,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三大零部件占据总成本的比例约为70%,控制器占比12%,它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负责对机器人发布动作指令,控制机器人在工作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控制器决定着工业机器人的性能。

  我国工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极快,到目前为止,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公布的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工业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得到极大拓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市场需求快速膨胀,众多厂商纷纷入局,都想在这块偌大的蛋糕上划下自己的地盘。欧美厂商、日韩厂商等凭借着在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牢牢把控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尤其在上游核心零部件方面,控制器以日厂商发那科为龙头(市场份额18%),伺服电机集中在日厂商安川、德厂商西门子手中,减速器被日厂商垄断(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和住友三家占据市场份额95%以上)。

  众多的国内厂商由于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竞争力较弱,在核心领域几乎被国外垄断的背景下,只能寄希望于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等中下游领域,一直以来,过着看别人脸色度日的窘迫日子。

  2国产控制器厂商齐发力,控制器国产替代进程在加快

  为了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国内厂商不断加大对控制器技术的研究力度,一些头部企业逐步实现了控制器自主研发,新松机器人、新时达、广州数控、华中数控、固高科技等还挤进了中国工业机器人TOP10供应商名单,使得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得到一定缓解。

  浙江智昌集团于2018年自主研发的国产机器人控制器“锐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被列入科技部“智能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安装在日本川崎机器人公司生产的3600多台工业机器人上。

  新松机器人的“高性能智能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埃夫特的“机器人用新型控制器板”、智昌集团的“年产10000台机器人和控制器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纷纷入选工信部公布的《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名单》。

  新时达在2021年ITES 深圳工业展上发布了其研发的控制器新产品SC系列运动控制器,该控制器支持32轴联动插补、128轴控制、脉冲轴,采用四核最高主频达1GHz的高性能CPU,周控周期最短可达120us。

  除此之外,广州数控已经完全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器知识产权,自主研发了GSK-RC机器人控制器;华中数控自主研发了CCR系列机器人控制器;迈睿机器人年初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移动机器人智能控制器ADC1000;固高科技2001年研发出四轴机器人控制器,近年来已经成功研发八轴机器人控制系统并实现量产。

  国内厂商在控制器领域自主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将大大加快机器人控制器的国产替代进程。

  3工业机器人产量逐年增长,控制器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市场空间巨大,一般来讲,按照一台工业机器人配备一个控制器的标准,2020年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需求量在23.7万个左右,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21年上半年已经产出工业机器人17.36万套,同比增长61%,全年有望实现30万套产出规模。而从我国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国产率不足20%的现状来看,未来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国产替代还有很大空间。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论坛

作者最近更新

  • 为什么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一定要注意时间同步?
    感知论坛
    9小时前
  • 明治传感(AKUSENSE)新加坡/越南交付中心新址启用
    感知论坛
    1天前
  • 高精度称重传感器低噪声放大电路在海绵密度测试仪中的设计
    感知论坛
    2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3D传感器可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2019-04-21

  • 触觉传感器或成为国产机器人发展掣肘

    2019-04-25

  • 传感器专家网谈传感器与加油站机器人新技术

    2019-07-1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论坛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