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谈:电能表趋势与双模

芯灼见 20230129



关键词:电能表发展趋势


南网科技李向锋:受宏观形势影响,2022 年,国内电能表行业的企业普遍在产业转型方面下功夫。未来的电能表产业如何发展,是全行业普遍感到焦虑的问题。一方面,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实现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覆盖,标准日渐成熟,产业链配套越来越齐全与市场容量萎缩的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围绕“ 双碳” 目标实现,电能表能够为此做什么,方向还不明确。笔者认为,电能表的发展趋势,应该还是会由目前的“ 功能机” 向“ 智能机” 转变,理由是:


(1)电能表安装基数庞大,计量对象类型也越来越复杂,电网需要计量节点更具“ 感知”、“ 柔性” 和“ 互动” 能力。


(2)现有的通信技术也不能支撑用采主站与计量节点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特别是新型电力系统希望快速(5-15 分钟)获得的同一时间切片的高质量电能数据,并及时对“ 弹性负荷” 进行调整(负荷管理),宽带载波或宽带双模都难以实现。


(3)现有功能型电能表,虽然功能越来越复杂,除时间敏感性低的计费相关的结算数据外,其它监测参数无法实时上传主站,电力用户和参与微网发电和储能的用户也无法获得电网实时动态数据,已经制约了电力现货交易和新能源万亿级产业的发展。这个僵局,需要全行业共同协作,通过技术创新来打破。


(4)电能表具备负荷感知、拓扑识别、自主运维等新功能,应该是大势所趋。因此,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对智慧量测产业的新要求,南方电网的“丝路操作系统”和国家电网的“枢纽操作系统”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性应用,相信随着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越来越成熟,在未来智能电表和智能终端上安装统一的操作系统,突破“源-网- 荷- 储”互动产业软件创新瓶颈,应该是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双模


大部分电网公司对HPLC+HRF 双模通信的应用都尚在研究阶段,目前双模通信的业务应用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HPLC 双模、智能物联表、融合终端、AR/VR....... 哪个新产品或新技术在用采系统更具应用前景?


南京林洋范伟超:早在2022年3 月份,国网计量中心就启动了双模(芯片级)的检测工作。从技术角度看,双模通信最大技术难题有两个:一是在采集信道与密度增加的同时,反而要把双模功耗降低到比单模更低。以单相表模块为例,HPLC 之前要求本地模块静态和动态功耗分别为0.8w、2.5w,双模则要求本地模块静态和动态功耗指标低于0.25w、1.5w ;二是在售价基本没增加前提下(2022 年各省招标价或调高几块钱,或基本价格与HPLC 持平),如何通过SiP、SoC 等技术方案,把芯片塞进去,把成本降下来(该观点来自于林洋硬件专家)。


随着下半年鼎信、东软、力合等芯片原厂都陆续拿到报告,这些技术问题相信都已被攻克,后续就是进一步优化采集技术方案,减少数据传输层面的负担,兼具本地通信的效率和经济性。


从商业应用角度看,2022 年部分网省也已经开展了双模通信单元的招标和应用示范,湖南等部分省份更是明确提出在2023 年要全面推广,预计全网将会产生几百万只模块采购需求。因此,双模通信单元的产业化进程可不能定义为“ 尚在研究”,应该叫“ 即将规模应用” 才准确。


HPLC 双模、智能物联电能表、能源控制器、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等新产品,都是伴随用电侧采集各种新业务需求出现的。这几个产品定位不同,不是互斥的,而是一套组合拳!在未来的不同业务场景下都有各自应用价值。比如在分布式光伏接入场景中,物联表、能源控制器、双模通信、光伏断路器会在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中得以应用,来提升光伏用户数据感知、交互与安全防护能力;在“ 电- 碳” 计量中,也会用到物联表和非侵入负荷辨识模组、能源控制器和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等新技术新产品,以实现分层分级碳排放监测。表、模块、终端甚至软件等所有这些产品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只要行业在发展、市场有需求,这些产品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查看全文

点赞

芯灼见

作者最近更新

  • 微型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应用?
    芯灼见
    05-01 17:16
  • 压力传感器和控制仪表安装的注意事项
    芯灼见
    2024-11-28
  • 芯联集成预计Q2营收、净利达历史最优 消费电子应用收入翻番 碳化硅产能供不应求
    芯灼见
    2024-07-1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已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力争在传感器行业领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6

  • 从源头控制污染:甲烷传感器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四方光电 2024-09-12

  • 福州大学:可控超大孔结构和高延展性的明胶水凝胶传感器!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4

  • 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四方光电引领柴油发动机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

    四方光电Cubic 03-14 16:0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芯灼见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