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智慧医疗行业将“更上一层楼”!

科技笔记(传感) 20230211

  • 5g通信
  • 互联网医疗
  •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领域应用,也是经济带动下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点。新的一年已开局,我国智慧医疗产业将持续蓬勃发展,乘“云”直上。互联网医疗企业、技术型企业、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纷纷加入赛道,投融资热度强势增长,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医疗应用规模或突破2500亿元。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领域应用,也是经济带动下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点。新的一年已开局,我国智慧医疗产业将持续蓬勃发展,乘“云”直上。互联网医疗企业、技术型企业、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纷纷加入赛道,投融资热度强势增长,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医疗应用规模或突破2500亿元。

社会现状促进医疗智慧化转型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慢病高速增长、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以及地域分配不均等问题造就了对智慧医疗的巨大需求。

首先,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达到了2.5亿。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导致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需求的急剧增长,对社会医疗资源形成更大的压力。其次,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产生了长期用药和治疗成本,同样增加对社会医疗体系的压力。第三,医疗资源极度失衡。以医院数量为例,国内优质的三甲医院资源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大城市,尤以北上广为最;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远远不足。第四,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据报道,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师数量已达428.7万人,每千人口医师数达3.04人,接近发达国家医师配置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所差距。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当前医院亟待改变运营方式,不断探索医疗智能化转型。

5G+多院区远程医疗智能协作平台的建设,是浙大二院从“看得见”迈向“看得清”、“看得全”的重要举措,通过跨院区的远程协作,围绕开放融合、智能协作、安全可靠等目标,强化了医院的医疗资源辐射能力,推动了医院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高效快捷、身临其境的沟通体验,华为IdeaHub极大地帮助医院提升了服务、诊疗和管理效率。在以往,线上会议不仅设备联接繁琐,而且存在画面模糊,声画不同步等现象。浙大二院与华为协同建设的5G+多院区远程医疗智能协作平台,搭配全新的智能视频终端,使医护人员彻底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能够一键进行患者资料共享。

同时,通过超高清编解码、语音人机交互、图像自动追踪等功能,院区之间实现了“大屏幕”、“眼对眼”、“面对面”的交流,让医疗诊断不再“忍一忍就行了”,协同性非往日可比。借助于此,浙大二院还实现了多院区的手术示教、远程学术研讨等医疗教学培训,拓展了互联网诊断、家属远程探视等医疗应用延伸。

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 服务品牌

开展120余项便民惠民服务

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将“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开展门诊、住院、健康管理、疫情防控等120余项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建档居民数达1600万,月平均预约挂号就诊人次达150万,门诊缴费线上交易30万笔,查询检查检验报告60万份。

“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汇聚全市统一的医生号源,居民可在“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网站、APP进行预约挂号和缴费,可自由选择名医、专家和普通医生号源,在预约时间内到达医院便能按时就诊。在全市公立医院大力推行电子健康码替代就诊卡,实现居民就诊“一码通行、码上就医”。推行“就医付费一件事”便捷支付体系,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支持在微信公众号、医生工作站、自助设备等渠道使用微信、预交金、银联、医保等多方式支付。“健康青岛”上线后,挂号时间从15分钟缩短为1分钟,就诊环节从8个减少为3个,在院就医时间从3小时缩短为1小时,人工窗口从平均数37个减少为9个,有效改善了之前挂号、候诊、缴费排队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笔记(传感)

作者最近更新

  • 物联网体系结构分为哪三层?
    科技笔记(传感)
    2024-01-09
  •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做什么的?
    科技笔记(传感)
    2023-12-26
  • 鸿蒙系统什么时候能用
    科技笔记(传感)
    2023-12-2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盘点 | 那些积极推动5G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的发达国家

    2019-09-28

  • 英特尔AI驱动数字化升级 打造未来智慧医疗

    2020-02-20

  • 智慧城市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0-02-20

  • 疫情之下催生各类人工智能,如何打造终极护城河

    2020-02-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笔记(传感)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