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化学家用二氧化碳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西贝网 20201010

  • 海水淡化
  • 二氧化碳利用
  • 绿色技术
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的一位化学家Jiwoong Lee发明了一种尖端绿色技术,利用二氧化碳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时间仅需短短几分钟。

  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的一位化学家Jiwoong Lee发明了一种尖端绿色技术,利用二氧化碳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时间仅需短短几分钟。计划中的这种海水淡化技术以二氧化碳替代电力,可将其用于人们缺乏清洁饮用水地区的生存装备和大型工业厂房。

  全世界有8亿多人无法获得清洁饮用水。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3亿。由于海水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重要饮用水来源,因此寻找更智能的海水淡化方法的需求与日俱增。

  现代海水淡化面临的基本挑战之一是能源消耗。海水淡化厂需要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的电力,这样一来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的Jiwoong Lee发明了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利用二氧化碳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而无需电力。

  "这有点像很多人厨房里的SodaStream机器。你在水中加入一些二氧化碳,之后就会开始一个化学过程。但我们不是用二氧化碳来进行气泡碳酸化,而是用它来分离水中的盐分。"Jiwoong Lee解释说,他除了是化学系研究员和助理教授外,还是CowaTech ApS的创始人和CSO,该公司是他发明专利的衍生公司。

  不到10分钟就能实现海水淡化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化合物二胺加入盐水中。所使用的二胺类型是二氧化碳反应型的,这意味着当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接触时,其行为可以得到控制。二胺与添加的二氧化碳结合,此后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盐分,然后再分离盐分。整个过程需要1-10分钟。一旦二氧化碳被移除,盐就会再次被释放出来--这样化学品就可以重复使用,用于下一轮的海水淡化。

  在实验室中,该方法原则上可以去除海水中99.6%的盐分。该技术仍在开发中,目的之一是降低其价格,并以最低的能耗优化回收过程。

  "我一直想把我的化学研究应用到好的方面。人们通常把化学与污染水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但通过使用与我们污染水的技术,我们可以做到恰恰相反。而且我们不会排放二氧化碳,而是把它好好利用起来。"Jiwoong Lee说。

  目前,这项技术需要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测试,实验装备是一种内置特殊设计的过滤器的水瓶,这些水瓶可用于救生艇或作为户外活动的装备。CowaTech与工程公司Kapacitet A/S合作,已经生产了一个原型瓶,将在2-3个月内完成。

  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目标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该技术,作为当今海水淡化厂的替代品。计划是将该技术用于补充反渗透工厂--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海水淡化方法。这样做,CowaTech预计能够减少50%的能源消耗。

  Lee的希望是,这项技术最终能够利用从大气中吸取的二氧化碳。Jiwoong Lee和他的研究小组已经获得了哥本哈根大学2020年创新奖的提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这一高效率工艺让海水在半小时内就可饮用

    2020-08-11

  • 我国规模最大炼化一体配套海水淡化系统投运

    2020-08-12

  • 澳大利亚开发新技术 能快速将海水变成饮用水

    2020-08-18

  • 含氟纳米结构可高速低耗淡化海水

    2022-05-1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