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的概念、工作原理、组成、分类以及工作层面

中国IC网 20230227

  • PCB

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电路板(FPC电路板又称柔性电路板)是一种高度可靠、优异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由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电路板的名称包括: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

一、工作原理

电路板BD680A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板基绝缘材料将表面的铜箔导电层隔离开来,使电流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在各种组件中流动,如功能、放大、衰减、调制、解调、编码等。

二、组成

电路板主要由焊盘、过孔、安装孔、导线、部件、插件沃特弗电路板薄膜线SMT贴片沃特弗电路板薄膜线SMT贴片、填充、电气边界等组成。每个部件的主要功能如下:

焊盘:用于焊接元件引脚的金属孔。

过孔:有金属过孔和非金属过孔,其中金属过孔用于连接各层之间的元件引脚。

安装孔:用于固定电路板。

电线:用于连接元件引脚的电网铜膜。

连接器:用于连接电路板之间的部件。

填充:用于地线网络敷铜,能有效减少阻抗。

电边界:用来确定电路板的尺寸,所有电路板上的部件都不能超过这个边界。

图表电路板的过孔结构

三、分类

根据层数的不同,线路板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线路板三大类。

多层板:是指三层以上导电图形层与之间的绝缘材料相隔层压而成,导电图形按要求相互连接的印刷板。多层电路板是电子信息技术向高速、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和轻量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单面板: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一侧,导线集中在另一侧。这种PCB被称为单面电路板,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侧。单面板通常制造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不能用于太复杂的产品。

双面板:是单面板的延伸。当单层布线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需求时,应使用双面板。双面有铜覆盖和布线,两层之间的线路可以通过孔引导,从而形成所需的网络连接。

根据特点,线路板分为软板(FPC),硬板(PCB),软硬结合板(FPCB)。

四、工作层面

电路板材包括信号层、保护层、丝印层、内层等多种工作层次,各层次的作用简要介绍如下:

(1)保护层:主要用于保证电路板上不需要镀锡的地方不被镀锡,从而保证电路板运行的可靠性。TopPaste和BottomPaste分别是顶层阻焊层和底层阻焊层;TopSolder和BottomSolder分别是锡膏保护层和底层锡膏保护层。

信号层:主要用于放置元件或布线。ProtelDXP通常包含30个中间层,即MidLayer1~MidLayer30,中间层用于布置信号线,顶层和底层用于放置元件或敷铜。

(3)丝印层:主要用于将元件的流水号、生产号、公司名称等印在电路板上。

内层:主要用作信号布线层,ProtelDXP中共有16层内层。

其它层: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层。

DrillGuide(钻孔方位层):主要用于印刷电路板钻孔的位置。

Keep-OutLayer(禁止布线层):电路板的电气边框主要用于绘制。

DrillDrawing(钻画层):主要用于设置钻孔形状。

Multi-Layer(多层):多面层主要用于设置。

本文介绍了电路板的概念、工作原理、构成、分类和工作水平。根据电路板的设计,价格会根据电路板的材料、层数、尺寸、每次生产的数量、生产工艺、最小线宽线距、最小孔径、孔数、特殊工艺等要求来确定。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IC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读懂光电量子计算芯片
    中国IC网
    2024-01-12
  • 电源芯片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分享
    中国IC网
    2024-01-12
  • 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中国IC网
    2024-0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最高涨20%!广濑、Molex、KET等连接器大厂宣布涨价

    2022-04-25

  • 直击业绩会|奥士康:一季度汽车电子订单大幅增长 新扩产能实现量产

    2022-04-27

  • 2023中国(深圳)国际电子电路展览会

    2022-07-28

  • 微星预热新款 X670 主板:服务器级 PCB,万兆 + 2.5G 双网口

    2022-08-0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IC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