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火星生命的挑战:目前部署仪器的灵敏度不足

澎湃新闻 20230302

  • 火星探测

“好奇号”火星车  视觉中国 资料图

2月22日,《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当前火星上部署的科学仪器可能达不到在火星环境下发现可能生命迹象的灵敏度。

该论文的标题是《阿塔卡马化石三角洲的暗微生物组和极低的有机物揭示了火星生命探测极限》(Dark microbiome and extremely low organics in Atacama fossil delta unveil Mars life detection limits)。

通讯作者是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天体生物学研究中心(CAB)(CSIC-INTA)和智利圣地亚哥智利自治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科学家阿曼多·阿祖阿-布斯托斯(Armando Azua-Bustos)。

自1970年代启动“维京”(Viking)任务以来,人类为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一直在反复尝试。如今,半个世纪后,NASA的“好奇号”(Curiosity)和“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也只能发现含量很低的简单有机分子。

这些结果引出了一些疑问:当前设备的水平或是火星岩内部物质的特性,是否限制了我们找到生命证据的能力。

Armando Azua-Bustos和同事测试了被送上火星的仪器,使用它们分析了来自“红石”(Red Stone)的样本。

“红石”是位于南美洲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一个河流三角洲的沉积物化石遗存。这些沉积物是在1.6亿-1亿年前极度干旱的条件下形成的,与“毅力号”正在火星上研究的耶泽罗陨击坑具有相似的地质学特性。

作者利用高灵敏度的实验室技术,在“红石”中发现了已灭绝微生物和现生微生物的混合生物特征。微生物培养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这些DNA序列中有很多主要来自无法辨认的“暗微生物组”,其大部分遗传物质来自从未描述过的微生物。但火星上在役检测仪器几乎无法探测到上述“分子化石”特征。

如果数十亿年前火星上确实有过生命,就会存在低水平的有机质,而研究结果表明,火星上当前使用的技术很难或不可能检测到这么低水平的有机质。作者强调了将样本带回地球的必要性,因为这样才能得出火星上是否曾有生命的最终结论。

查看全文

点赞

澎湃新闻

作者最近更新

  • 瑞典科学家发明导电“土壤”“拔苗”助长
    澎湃新闻
    2024-01-02
  • 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对外发布,预计明年投入应用
    澎湃新闻
    2024-01-07
  • 科学家×创业者|为恒智能孙耀杰:新型储能火太旺,三五年后便会尘埃落定
    澎湃新闻
    2023-1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洞察”号在火星表面放置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装置

    2019-02-21

  • 日本准备2024年访问火星卫星 并计划收集样本带回地球

    2020-02-24

  • NASA正全力以赴使“鼹鼠”能够再次在火星挖掘

    2020-02-27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完成

    2020-03-1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澎湃新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