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车载空气质量传感器建立完善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体系

中国IC网 20230307

  • 空气质量传感器
  • 质量传感器

目前,《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常见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当外部空气质量良好时,保持良好的通风是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的有效AD215AY方法。

近年来,许多车内污染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车内空气污染的关注。人们也更加关注车内的空气质量,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他们把车内的空气安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那么你对车内空气安全了解多少呢?下面工采网给大家讲讲。

1、车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它们统称为“挥发性有机物”,英文简称VOC,其中苯和甲醛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其他物质为可疑致癌物。同时,它们都有刺激性的气味。当车内VOC浓度过高时,会引起车内乘员头痛、打喷嚏、流泪等,甚至患上严重的疾病。

2、汽车内部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内部,如皮革、塑料、化纤、棉麻、海绵等,同时汽车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胶以及隔音止振材料等也会散发出各种有害物质。因此,汽车内部的空气质量主要由内饰材料决定。一般来说,汽车内饰材料越先进越好,汽车内饰材料越低端越差。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些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学习不好,在看不见的地方使用劣质内饰材料,导致内部空气质量差。如果你在自己的国家做不到,那就不管了。

3、车内的一些污染物,如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乙醛、丙烯醛等,它们主要是由座椅、仪表台、顶棚等散发出来的,一般经过良好的通风换气,几个月之后就可以挥发完毕。然而,苯和甲醛主要由车内地板下的止振板分布而成。这些止振板大部分是沥青做的,长时间内会继续向外分布苯和甲醛,可以持续十几年。因此,所有说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车内甲醛的人都是谎言。

随着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内部空间成为仅次于住房的私人空间。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新的消费需求点。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将车内污染列为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之一。2012年3月,我国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目前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常见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包括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

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营造健康的车内环境,不仅是消费者对车内空气更加清洁、安全、健康的迫切需求,也是整个汽车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增加汽车的舒适性,汽车企业不断改进汽车的内饰设计,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另一方面,通风是汽车内外空气交换的过程,对污染物的动态传输有重要影响。通风时的空气流速和空气交换率是影响车内污染物浓度水平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早晚高峰时段,车外污染严重。当窗户关闭时,打开风扇并使用车内再循环系统可以显著降低有害颗粒的吸入率,降低80%左右的污染暴露率。当外部空气质量良好时,保持良好的通风是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方法。

如何建立完善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健康环保的车内环境?汽车空气质量传感器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工业采集网推荐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TGS2602测试车内空气污染程度,告知车主车内VOC气体浓度,从而提示开窗通风,降低车内污染气体含量,更好地保护人体健康。

TGS2602空气质量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的特点:

●对于VOC和气味有很高的灵敏度;

●低功耗;

●对于污染空气具有高灵敏度;

●使用寿命长;

●简单的应用电路;

●体积小。

TGS2602空气质量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的应用:

●空气清新机控制;

●通风控制;

●空气质量监测;

●VOC监视器;

●气味监视器。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IC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读懂光电量子计算芯片
    中国IC网
    2024-01-12
  • 电源芯片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分享
    中国IC网
    2024-01-12
  • 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中国IC网
    2024-0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帮城市科学治霾

    2019-03-22

  • 荷兰3D打印钢桥将安装传感器健康监测系统

    2018-12-08

  • 谷歌用街景车收集空气污染数据并向公众开放

    2018-12-09

  • 上海面向全球征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2020-02-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IC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