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可达到毫秒级时延的实时控制

传感网络 20190723

  • 5g通信
  • 仿生机器人
  • 人机协同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研发生产的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它使用新型芯片,将三维空间动态控制、平衡原理与先进的机械设计和尖端电子感知技术相结合,来操纵机器人。

  近日,在广东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上,来自香港的“80后”青年麦骞誉带来的“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引人了人们的关注。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研发生产的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它使用新型芯片,将三维空间动态控制、平衡原理与先进的机械设计和尖端电子感知技术相结合,来操纵机器人。在5G网络环境下,操作者戴上简易轻便的手套、腰带等传感设备,由此将机器人和操作者链接起来。操作者通过5G端到端系统,将自己的动作实施传输给仿生机器人,达到机器人毫秒级时延的实时控制,实现真正的人机协同。

  对于为什么会对机器人感兴趣,麦骞誉表明,一开始只是想单纯做一个机器人,去处理一些危险状况,比如爆炸品、辐射、空气污染、高压电和强磁场等,让人避免受到伤害。而能生产出全国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他认为这并不是偶然,主要源于他们的算法相当快,能满足5G技术的运用。毕竟在使用5G技术之前,他们已经在动感传输机器人身上试验过有线、WiFi、蓝牙、4G等传输方式,为后来成功制造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做了足够的铺垫。

  麦骞誉告诉记者,动感传输机器人的研制从国际范围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都在同台竞技,但目前,很难去了解对方的进度,他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埋头苦干。”

  一开始,世界上做的传感器种类很多,麦骞誉说,“那时候,他们主要观察国外的传感器怎样做,然后思考怎么能做得更好,我们从角度、控制力、轻便度上不断在改进。”麦骞誉就现在的结果来分析,“比如,日本丰田的机器人需要23个传感器,我们只用5个传感器就可以实现。现在日本用的一款控制台有50公斤,我们只有500克。”

  之前,麦骞誉一直有个梦想,他希望研发出一款可以在行业内成为标杆的机器人。“我希望做一款稳定的工业运用机器人,而且这种机器人是作为一种标准而存在的。”如果这款研发成功,只需要更换细微零件就可以应用在60%的工种领域,这将会大大减轻团队的研发压力。

  很幸运的是,他的努力让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迄今为止,麦骞誉及其团队已经研发到第四代机器人。他坦言,直到研发到第二代,机器人仍然只有观赏功能,“机器人可以跳舞,可以唱歌。可是机器人需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们希望研发一些实用性的机器人,能做实事有意义的机器人。”于是麦骞誉及其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机器人,具备了教育功能。他希望能够为小朋友提供高质量的机器人,能够培养儿童从小学习编程甚至开发,“从小就开始教育小朋友这些能力,才能更快拉近和其他国家的科研距离”。目前,第三代机器人的样机已研发成功,预计今年年底会在市面“现身”。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传感器专家网删除。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网络

最新最全的传感器资讯与技术分享。

作者最近更新

  •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提案已落后于最新的汽车解决方案吗?
    传感网络
    2024-04-11
  • 无人机导航系统设计专题(一)——传感器与组合导航系统(上)
    传感网络
    2019-12-18
  • 概述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与采光方式
    传感网络
    2019-10-1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软银机器人将“抢”汇丰银行3.5万人的饭碗,引发思考!

    2020-06-30

  • 新型仿生机器人会思考、会出汗 还懂17种语言

    2020-07-01

  • 德国Festo公司最新推出仿生机器鸟和仿生机器手

    2020-07-08

  • 四足机器人要想实现商用 未来方向在哪里?

    2020-09-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网络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