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下传感器是信息技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奥松电子 20201030

  • 物联网传感器
  • 工业传感器
  • 医用传感器
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的源头,它无处不在。 智能最前端所需要的态势感知,基本都是要从传感器开始。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还是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针尖上开始。

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的源头,它无处不在。


智能最前端所需要的态势感知,基本都是要从传感器开始。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还是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针尖上开始。


医疗器械界的奇兵——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400多个传感器;鼎鼎有名的波士顿机器人大狗,能够自如地翻跳腾跃,则需要1300个传感器。


日本著名的马桶品牌骊住Lixil,正在推出的智能马桶,马桶盖背面安装了图像传感器,可以自动识别粪便形状,整个马桶通过70多个传感器,自动检测并与云端相连,可以实现慢病大健康管理。而博世公司推出的工厂协作机器人助手APAS,内置了上百个传感器,以便可以迅速感知人的状态。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智能产品,其实都是有共性的。


这个世界的数字化步伐,半步都不能离开小小的传感器。




图1 传感器的数量


然而在中国战略性、支撑性的产业版图上,却几乎找不到传感器的位置。当新基建如火如荼的时候,传感器——这一至关重要的支撑,却几乎被人忘在脑后。这个画面大概如此,当所有光鲜的客人要步入大厅的时候,脚后跟却都被夹在门外。这种尴尬的局面,迟早是要痛得大声喊出来的。


在国内,传感器并不容易挣钱。由于芯片不能自主,工艺研发投入巨大,再加上红海竞争激烈,中国传感器的利润一直被压得很低。根据国内40家传感器上市公司的财报,将近40%的企业利润率低于5%;而利润为负就有6家。


传感器与通信、计算机被称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但本来处于战略要冲的传感器,在中国的产业位置,基本一直被边缘化。


这在中国,有过历史上的动摇。据国内信息化老前辈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专家参与了国家科委主持的“信息技术发展政策”课题的研究与起草相关政策。当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 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技术?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技术和软件四大技术得到专家们一致的同意。问题出在“传感器技术”,大家意见不一致。




图2 中国信息技术的构成


从理论上说,大家都同意,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传感器,信息技术就不完整了,体系上无法自洽。但是,从行业营业额来看,当时的传感器产业太小了,不要说与通信产业这样的大产业比,就是和当时的软件这样的“小产业”比,也不在一个量级上。如果并列在文件中,非常难以落笔。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忍痛割爱”了。


可以说,信息技术刚刚起步,作为支点之一的传感器,从一开始就被边缘化。这种偏差,意味着中国的信息化,一直就是瘸腿的信息化。而进入数字化时代,工业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这种瘸腿就更加明显。然而,这种历史上的动摇所形成的隐形偏差,历经四十年,越发畸形,而且直到至今,也未能得到纠正。


现在,应该是回到原点,重塑根基的时候了。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奥松电子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少数的MEMS IDM企业之一,主营产品有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蒸气传感器,家电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作者最近更新

  • 新品上市|AFS1100风速传感器,“风吹草动”一测便知
    奥松电子
    2022-02-14
  • 带显示的空气净化器更受市场欢迎
    奥松电子
    2022-01-07
  • 冰箱除菌新技术,抢占市场先机
    奥松电子
    2022-01-0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美国公司推出物联网传感器系统让宠物安全舒适飞行

    2018-12-04

  • 520个传感设备监测城市井盖状态及燃气毒气泄漏

    2018-12-04

  • 浅谈京张智能高铁建设中的传感器技术运用

    2018-12-05

  • 美国公司用传感器分析患者步态帮助中风患者改善步伐

    2018-12-0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奥松电子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