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力度 西藏新增3家重点实验室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 基础研究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就要强化整体科技力量,发挥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校的组织作用,协同构建特色实验室体系。近日,西藏科技厅批准建设了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意在建设省级区域科研系统,扶持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实验室布局情况和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和科技力量储备状况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省级重点实验室呈现明显的东密西疏的地理特征。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各地新增实验室369所,主要集中在福建、辽宁、浙江、广东等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新增实验室较少,山西2022年新增实验室达39家,是唯一进入全国新增实验室数量前五的中部省份。
不难看出的,虽然西部科技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拥有相当数量的科技人力资源和一批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研究机构,但在科技发展方面仍面临科技后备资源、人才不足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西部推动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激发区域创新活力?需要在一个基准点上即组建科技力量上下功夫。西藏科技厅批准建设了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为西部科技输入中坚力量。
具体从实验室面向领域来看,本次建设的3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为地球科学、医用科学、生物科学,具体围绕水环境污染与治理、传染病研究、藏猪遗传资源研究三个领域。
此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中将目前的实验室分为地球科学、工程科学、生物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科学、化学科学、材料科学和数理科学8个学科领域,基本覆盖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大部分学科领域。
据介绍,西藏自治区高原环境工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藏大学建设,围绕高原污水处理与水安全保障技术、高原固废高效安全处理处置及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水环境监测治理是“十四五”的核心项目,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水环境治理尤为重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明确,完善高原地区水环境生态监测,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等重要生态系统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生态系统,加密建设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和监测,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监督支撑。
西藏自治区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重点围绕西藏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西藏新发传染病病原鉴定和跨物种传播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
西藏自治区藏猪遗传改良与繁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西藏农牧学院建设,围绕藏猪适应性进化机制、藏猪遗传资源动态保存与功能基因挖掘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独特的生物资源是实验室成立的天然条件。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武汉。武汉依托光电子信息优势资源,加快推进信息感知处理、通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技术输出源头、技术服务和技术引领等方面形成示范,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分工协作,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近年来,西藏通过制定《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增加专项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人才团队建设,促进实验室开放运行,加大优势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发挥重点实验室平台作用。目前,西藏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已达到39家。
随着本次三家实验室批准建设,将为该地区再次带来一股科技新气象。通过紧密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与经济情况,引入科技人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产业能力,实现以科技带动经济的良好局面。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