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iguru与韩国KIMS联合研究团队开发高通量金属3D打印笔技术

芯片校招君 20230330

  • 增材制造
  • 金属3D打印
Addiguru与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IMS)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金属3D打印技术,并成功获得了该技术的专利。

  2023年3月27日,南极熊获悉,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3D打印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公司Addiguru宣称,他们与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IMS)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金属3D打印技术,并成功获得了该技术的专利。
 

  Addiguru公司是专注于开发基于AI和机器学习的3D打印质量监测和控制解决方案的公司,而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则是一家从事先进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研究机构。
 

  据了解,该团队是由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IMS)连接技术系的Sang-woo Song、Chan-kyu Kim和Kang-myung Seo博士领导的,他们得到了来自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下属的政府资助研究机构的资金支持来开发这种基础技术。
 

  同时,他们与国立昌原大学机械工程系的Young-tae Cho和Seok Kim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以及釜山机械研究中心的Dae-won Cho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合作实现了这一目标。最终,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金属3D打印技术,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连续打印金属,该团队宣称这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进步。
 

  高通量金属3D打印笔技术
 

  使用焊接技术的金属3D打印制造在实现复杂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是一次构建一层的有限过程。后续层在完全凝固后会层压,防止熔融金属流下,因此存在需要冷却时间、可层压的条件限制具体例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进行了计算机分析,根据对流/传导计算并精确控制熔融金属的表面张力和凝固体积。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可以在所有条件下进行金属增材制造的技术,包括水平、垂直、倾斜和上方位置。
 

  现在,研究团队开发的金属3D打印笔技术,具有在3D空间中沿着焊枪运动方向自由、连续打印金属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金属3D打印,设备建造成本低,并且可以使用市售的焊接材料快速进行3D打印制造,更加经济实惠。
 

  根据该团队的说法,在延展性方面,与现有基于Inconel 625的WAAM(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工艺相比,该研究团队开发的金属3D打印笔技术提高了24.5%。WAAM是一种使用电弧热源的线材类材料进行焊接和3D打印技术。
 

  开发3D自由形式增材制造技术
 

  根据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韩国国内和国际3D打印机市场价值分别为82.1亿韩元(约为4937万人民币)和21亿美元(约为144亿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0.5%和20%。这项研究成果有望通过专注于金属增材制造的技术优势,并将其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机器和零部件,为制造业注入活力。
 

  负责该研究的KIMS首席研究员Sang-woo Song说道:“我们将3D自由形式增材制造技术引入连续增材制造过程中,这在现有的金属增材制造中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像使用聚合物的现有3D打印技术一样,可以使用现有的金属焊接材料轻松制造复杂的结构,这为制造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
 

  该研究成果是在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的支持下,由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多用途微型模块化反应器多金属层材料的开发”项目中实现的。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在继续开展针对核电、国防工业等高附加值机械及零部件增材制造方面的研究。

查看全文

点赞

芯片校招君

作者最近更新

  • 你每天都在用的“电子大脑”——聊聊传感器的那些事儿
    芯片校招君
    3天前
  • 胎压传感器:你车轮上的“无声守护者”
    芯片校招君
    3天前
  • 你家厨房里可能藏着一个“无线温度传感器”
    芯片校招君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Equipmake计划推出世界上功率密度最高的电机:是类似大小永磁电机的四倍

    2020-03-05

  • 美国推动增材制造进入移动行业对我国有何启示?

    2020-03-09

  • 工业智造背景下的3D打印价值凸显

    2020-04-01

  • 首款全天候24小时增材制造平台成功打印3D触摸传感器

    2020-05-1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芯片校招君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