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402

  • 应急救援装备
本文件规定了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型号编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仪表网 行业标准】根据《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现将《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于2023年4月27日前将有关意见建议反馈至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处。意见反馈邮箱cadpttbz@126.com。
 

  地震、地质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据中国应急管理部统计,仅 2019 年自然灾害受灾达 1.3 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 3270.9 亿元。为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国家先后实施了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等系列措施,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与处置能力。救援装备作为救灾应急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快速抵达、救援处置、装备转场、协同救援及解决救援现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等方面对抢险救援至关重要。
 

  但是,受到中国应急救援专业装备使用、仓储、调配等原因限制,目前大量投入地震救援战斗的还是较为常用的工程机械装备,如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破碎锤等。这些装备因其通用性好、适用性强,能够大面积调配,常常成为地震救援中的主战装备,在生命线开辟、废墟搜救、堰塞湖处置等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救援装备功能单一、操控性能差等现场救援难题,同时面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时面临“难抵达、难操控、难处置、难协同”的问题,造成救援效率难以提高、救援现场最后一公里难以到达的问题。近年来,国外在应急救援作业装备方面的研发逐渐呈现出小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小型化主要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期望救援装备作业时能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救援效率;多功能是期望派出的有限的救援装备能够尽可能多的执行各种救援任务;智能化则是希望救援装备能够替代人类,独自进入高危的自然灾害环境执行救援任务。
 

  综上所述,应急救援作业装备开发产业还属于蓬勃发展时期,不同定位,不同功能,不同大小的新型救援机器人层出不穷,但是从标准制定层面,目前国内救援机器人标准尚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一方面,目前轻量化、智能化、体系化等针对救援机器人的标准体系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标准能够更好地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灾害救援提供有效的、标准化的无人救援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国内现有可查标准仅有 GB/T 37703—2019《地面废墟搜救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所针对的是在地震废墟中搜索救援伤员的极小型探测机器人,无法涵盖上文所述多功能灾害救援机器人的范畴。因此,本次提出的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标准是对救援机器人标准的重要补充。可以有力推动救援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检测装备的标准化;促进救援机器人相关技术进步、产业发展。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型号编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小于或等于5000kg的履带式(应急救援/抢险救援)救援机器人系统。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1.适用范围
 

  界定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小于或等于 5000kg 的履带式应急救援机器人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界定本标准所引用的标准文件。
 

  3.术语与定义
 

  解释定义本标准所设计的专业术语。
 

  4.机器人分类
 

  参考《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甘肃省舟曲 8.7 特大泥石流调查研究》等重大灾害事故报告及研究论文,由于灾害现场环境气候复杂,救援人员难以到达现场,经文献调研及专家咨询,本标准按照遥操作控制距离将机器人分为超视距遥控控制和视距内遥控控制两种类型。同时,为处理灾害现场复杂情况,要求救援机器人有丰富的工作性能,根据现有机器人产品调研及与救援队伍沟通,本标准按照机器人的功能将其分为道路清障机器人、物资搬运机器人和现场辅助机器人三类。
 

  5、性能要求
 

  标准中根据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应用场景和工作内容,制定了机器人工作性能、重量、移动性能、机械臂性能通信性能、信息采集性能、安全保护性能、可靠性等技术指标。
 

  6、试验方法
 

  标准中根据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应用场景和工作内容,制定了机器人工作性能、重量、移动性能、机械臂性能通信性能、信息采集性能、安全保护性能、可靠性等技术指标对应的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标准中规定了机器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必检项目、订购方和承制方协商检验项目及不检项目。规定了检验的要求和检验机构检验合格与否的判定规则及检验不合格后的处理方案。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参考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机器人的性能特点制定了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的标志、包装、使用或明书、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9、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给出了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对照表。
 

  10、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给出了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机械结构部件布局示例图。
 

  11、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给出了轻型高机动履带式灾害救援机器人装载机械臂结构及控制系统参考示意图。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2年北京安全应产业展览会

    2022-03-23

  • 加快推进高机和应急救援板块,徐工机械拟向徐工消防增资4亿元

    2022-06-21

  • 批量订单等您签约!青岛应急救援与安全产业博览会采购需求流出!

    2023-05-26

  • 鉴证创新硬本领,中联重科应急装备公司再获认定

    2023-03-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