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通信应用在气象站中有哪些优势?

维科网 20201113

  • 物联网
  • 气象数据采集
  • GPRS通信
现如今,我们对于气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出去游玩时需要了解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气象环境要素,有关部门需要了解高速公路气象状况以确保行车安全,农民伯伯需要了解更加精准的温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信息来确定什么时间播种或者收获,学校也需要获取气象数据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扩展视野。

现如今,我们对于气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出去游玩时需要了解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气象环境要素,有关部门需要了解高速公路气象状况以确保行车安全,农民伯伯需要了解更加精准的温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信息来确定什么时间播种或者收获,学校也需要获取气象数据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扩展视野。对于气象数据的获取我们也有了更加先进的设备——气象站。

气象站可采集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声、光照、紫外线、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到监控平台,单单是上传方式,就有RJ45网口上传、GPRS上传、4G上传等多种方式。本文,我们主要了解一下较为常见的GPRS通信。

一、GPRS通信方式简介

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2.5G。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此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所以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二、基本工作原理

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通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

GPRS终端通过接口从气象站取得数据,处理后的GPRS分组数据发送到GSM基站。分组数据经SGSN封装后,SGSN通过GPRS骨干网与网关支持接点GGSN进行通信。GGSN对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发送到目的网络,如Internet或X.25网络。

若分组数据是发送到另一个GPRS终端,则数据由GPRS骨干网发送到SGSN,再经BSS发送到GPRS终端。

三、GPRS通讯优势

1、覆盖范围广

GPRS通讯能满足山区、乡镇和跨地区的接入需求,虽然气象站数量多,分布在全国各地,部分气象站位于偏僻地区,地理位置分散,但是GPRS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2G/4G两种网络随意选,能够满足气象站对覆盖范围的要求。

2、数据传输速率高

每个气象站点每次数据传输量在10Kbps之内,目前,GPRS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在40Kbps左右。

3、通信费用低

采用有线方式传输信息必须配备专门的线路进行连接,费用较高,而使用GPRS无线通讯方式,只需要按数据流量计费即可,资源利用率高,采用2G通讯网络,最低只需要30元每月。

4、支持IP协议和X.25协议

GPRS支持因特网上应用最广泛的IP协议和X.25协议,而且由于GSM网络覆盖面广,使得GPRS能提供Internet和其它分组网络的全球性无线接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维科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甲烷传感器在甲烷和氢呼气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维科网
    2022-10-25
  • 2022年超声波雷达行业研究报告
    维科网
    2022-10-24
  • 温湿度传感器在老化试验箱中的应用
    维科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诺基亚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传感系统

    2018-12-06

  • 北斗首次发布民用领域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产品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维科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