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材料结合了凝胶和金属的最佳特性

scientific 20230414

  • 软体机器人
  • 液态金属
  • 自修复材料
有时科学的发展像蜗牛一样缓慢,但这次却是一件好事: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具有柔软特性的材料,将聚合物与液态金属结合,并用类似蜗牛的机器人进行了演示。开发人员表示,这种具有导电性能的凝胶可用于制造自我修复的电子电路和生物监测器,用于测量心脏和肌肉活动——甚至可能成为机器人的神经系统。这种复合材料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且富有弹性。如果它断裂或撕裂,只要将断裂处的边缘接触在一起,材料中的分子键就能快速重新连接,而无需额外的加热或化学处理。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第一种具备导电性能的类似材料。这些特性将使无线医疗监测设备以及完全柔软的机器人成为可能。“在我的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一种材料中实现多种功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软体机器人组件的莉莲·陈(Lillian Chin)表示。她指出,现有的软体机器人通常仍需要一些刚性的金属和硅基组件。但柔软而灵活的生物组织却能同时执行多种任务;例如,陈指出,肌肉不仅能移动我们的身体,还能将运动的电信号反馈给大脑。为了构建这种多功能的人造材料,研究人员首先使用一种长链聚合物,将其浸泡在溶剂中保持柔软,然后谨慎地混入微小的镓-铟液态金属滴,以及细小的银片。这种配方制造出一种低密度、布满导电金属点的凝胶,足以传输足够的电流来驱动马达。在《自然电子》杂志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新材料将马达连接到两个基本机器的电源上:一个蜗牛状的软体机器人和一辆玩具车。这种材料的自修复能力使这些简单的电路能够抵抗磨损和损坏,并易于重新配置。例如,团队将汽车供电凝胶“导线”切断,并重新布设连接,使其同时驱动运动并点亮车架上的小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卡内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师卡梅尔·马吉迪(Carmel Majidi)表示:“蜗牛展示了这种材料在软体机器人中的一种可能性,基本上,它可作为一种人工神经组织。” 但真正多功能的机器人需要对这种新材料进行更复杂的应用。“实际上,我们希望拥有数字打印技术,使我们可以制造出更复杂的电路,能够与微电子芯片以及其他组件连接,从而真正用于更先进的机器人和电子设备中,”马吉迪说道。“当你把机器和机器人从坚硬的外壳中解放出来,转而用柔软和可变形的材料进行设计时,会有无数种可能性涌现出来。”

查看全文

点赞

scientific

作者最近更新

  • 我们进化的历史可以教会我们人工智能的未来
    scientific
    2023-11-11
  • “ChatGPT检测器”以前所未有的准确率识别人工智能生成的论文
    scientific
    2023-11-11
  • 人工智能需要规则,但谁将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
    scientific
    2023-11-07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可伸缩传感器的研发现状与未来应用

    2018-12-07

  • 深圳先进院研制出仿变色龙软体爬行机器人

    2019-08-02

  • 国外研发软体机器人,能以每秒20倍身长的速度移动

    2019-08-16

  • 天津大学研发出全球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

    2019-11-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scientific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