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科合达与英飞凌签订碳化硅材料长期供货协议

感知视界 20230505

  • 碳化硅材料
  • 供应链分析
  • 半导体器件

5月4日消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后称“英飞凌”)5月3日官网发布消息,公司与中国碳化硅材料供应商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科合达”)签订了一份长期供货协议,天科合达将为英飞凌供应用于生产SiC半导体的6英寸碳化硅材料,其供应量占到英飞凌未来长期预测需求的两位数份额。

公开信息显示,英飞凌是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公司。此前,英飞凌制订了远景目标,表示将在2030年达成30%全球SiC市场份额。

天科合达股东包括深创投、中科创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哈勃科技投资基金、比亚迪、宁德时代、润科基金等。公司成立于2006年,成立之初的主要技术源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主要产业化支持资金来源于新疆天富集团。在导电衬底领域,天科合达在2021年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

据介绍,英飞凌位于马来西亚居林的碳化硅工厂计划于2024年投产,预计天科合达将会有效保证该厂的碳化硅晶圆供应。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碳化硅团队负责人、天科合达首席科学家陈小龙表示,碳化硅是引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饱和电子迁移率高、导热性能等优势,特别适合于做大功率、耐高温、耐高压的半导体器件。未来碳化硅器件将会覆盖更高电压等级器件,可应用于轨道交通和智能电网等领域。

陈小龙提到,碳化硅(SiC)晶体生长极其困难,上世纪90年代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SiC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我国起步较晚。为推动SiC晶体国产化,避免我国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被“卡脖子”,团队从1999年开始,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突破了从生长设备到高质量SiC晶体生长和加工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路线,进而推动国内第一家SiC晶体产业化公司北京天科合达成立。

对于这次签约,陈小龙表示,国际碳化硅器件厂商与材料厂签订长约,一直是普遍的做法,英飞凌锁定天科合达的部分产能,即有利于推动天科合达技术进步,也巩固了英飞凌的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目前物理所研发团队还关注碳化硅液相法晶体生长技术,希望基础研究上跟进一步,为其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一橙)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视界

作者最近更新

  • 这家惯性传感器企业2024营收突破4亿元,净利润2.22亿元!
    感知视界
    03-18 17:50
  • 森霸传感: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被留置
    感知视界
    02-07 17:18
  • 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解决。
    感知视界
    05-09 02:3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全球电子行业,价格上涨或不可避免

    2020-02-11

  • 新冠状病毒疫情冲击全球电子产业

    2020-02-13

  • 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 GSMA取消 MWC 2020

    2020-02-13

  • 疫情期间,苹果中国恢复正常的速度低于预期

    2020-02-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视界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