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为医药新零售护航,选择机器人G2P可提高4倍效率!

中国AGV网 20210226

  • 智能仓储
  • 医药物流
  • 机器人G2P
硬科技为医药新零售护航,选择机器人G2P可提高4倍效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机器学习、运筹学等技术,WCS系统对仓库中各种任务和资源进行最优分配,保证整个智能仓可以有条不紊地运行,支持超大规模、跨库区、跨楼层调度机器人,可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

效率低:手推车拣货模式的人均拣货效率最高也只能达到100+订单行/时

强度高:员工每天平均要走3万步左右,流动性高导致作业质量和效率不稳定

风险高:有些医药仓库的药品种类可达上万种,一旦拿错药或损坏包装将引发连锁反应

成本高:“人海”战术不适合经营平台的医药新零售企业,人力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竞争力

管理难:药品流通链长,问题溯源难,疫情下四面墙内人流密集还会大大增加防控难度

经典案例:国内某医疗大健康产业集团的医药智能仓

仓库面积:5000平米

机器人:第三代“玄武”M100 *84台

工作站:15个拣货工作站,6个补货工作站

货架数量:885组货物规格:多层货架位,托盘货架

作业类型:医药物流

下方视频有点可爱



项目效果

一个月内快速完成“货到人(G2P)”拣选项目的上线,使用近百台快仓第三代潜伏式机器人“玄武”M100,负责为多个拣货工作站运送货架,目前每个工作站能达到250+订单行/时的拣货效率,峰值可达400+订单行/时,是纯人工仓的2-4倍。


技术亮点

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机器学习、运筹学等技术,WCS系统对仓库中各种任务(拣选、补货、盘点、理货)和资源(机器人资源、工作站资源、货架资源、任务资源)进行最优分配,保证整个智能仓可以有条不紊地运行,支持超大规模、跨库区、跨楼层调度机器人,可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

该项目所使用的第三代“玄武”M100采用浮动底盘技术,能够快速通过5%坡度,对地面的平坦度要求降低;机身变薄,进一步增加了货架存储空间;安全触边、激光雷达、前视相机等多种传感器360°保障人员和货品的安全;能够适应-10℃-45℃高低温环境,轻松应对药品的各种存储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效率,设置了自动跟车功能,前车一走后车立即跟上。


物流中心布局

采用四层楼库设计,其中一层采用穿层设计,设有入库收货区、整托盘存储区、分拣集货区、发货区、冷库;三层和四层布局相同,设有“货到人(G2P)”拣选作业区、复核作业区、存储区(用于补货)。


主要作业流程

1 收货

收货员核对送货车辆的信息、单据资料等信息无误后进行收货,使用移动收货台车上的PDA扫描每件药品的药监码生成入库标签,并将标签贴在待入库的货品上。

2 入库上架

入库员根据标签上的货位信息将货品送至标签指定的货位上架。

3 拆零拣选

AB类货品采用机器人G2P拣选:作业人员在拣选工作站等候机器人将目标货架运到工作站,然后根据系统提示扫描货架上货品,再根据系统和电子标签提示将其投放至相应的槽位,每组货架的拣选任务完成后,机器人会自动将其送回到存储区。

4 复核作业

由于出库采用与库内同样规格的周转箱,省去了作业人员的挑选合适纸箱的动作和时间,只需要扫码核对商品信息进行装箱操作即可。装箱完成后,系统会给每一个出库周转箱生成一个二维码标签用于集货分拣。

5 出库

出库周转箱经由输送线和螺旋提升机,进入一楼的自动分拣机进行出库集货。工作人员在发货区完成集货后,使用手动搬运车将出库货品送至出库月台装车。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AGV网

作者最近更新

  • 拿什么拯救你的认路技巧,来认识AMR的眼睛——SLAM
    中国AGV网
    2022-10-21
  • 开箱即用版无人叉车「劢小微X1」首发上市!
    中国AGV网
    2022-10-23
  • 宏观经济形式下的无人搬运市场
    中国AGV网
    2022-10-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从传感器导航层面谈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相比AGV小车的优势

    2019-07-23

  • 三类移动搬运机器人的功能应用及技术发展方向

    2019-08-22

  • 国内AGV机器人市场增长态势及技术发展趋势

    2019-09-22

  • 可穿戴技术有望简化配送中心的密集工作流程

    2019-12-1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AGV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