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16会引发新一轮疫情吗?多国发现新毒株 全球评估风险低

感传媒 20230506

  • 新冠病毒
  • XBB.1.16

据外媒报道,新冠病毒变异株XBB.1.16正在多个国家传播。

  XBB.1.16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属于XBB家族,是两个不同BA.2子系的混合体。1月9日它被首次报告,3月2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指定为“需要监测的变异株”。在民间,它被取名为“大角星”。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大角星”引起的病例大都发生在印度,以轻症为主。它也已在其他32个国家被发现,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4月17日,世卫组织将XBB.1.16列为“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OI)”。

  美国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学教授阿里·莫克达德认为,现在预测XBB.1.16会如何发展还为时过早。但迄今为止,情况是令人欣慰的,他说,没有看到住院人数的增加,也没有看到让医生、专家们担心的任何指标的增加。

  是否更具传染性?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娜塔莉·索恩伯格说,与其前身变异株相比,XBB.1.16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只有少数几个突变,比疫情大流行早期原始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的几十种突变要少。

  根据CDC数据,截至4月22日,XBB.1.16在新确诊的新冠感染病例中所占比例仍略低于10%,不过最近几周比例在稳步上升。莫克达德表示,XBB.1.16正在逐步取代以前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变异株XBB.1.5。其传播性的增加似乎是由于该亚变体有免疫逃逸能力,但它并不致命。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传染病学教授彼得·秦洪说,除了传播性增加之外,到目前为止,XBB.1.16与XBB.1.5没有太大区别。这意味着,就它的致病程度和针对其的疫苗效果而言,不会有太大不同。

  美国《国会山》网站报道称,尽管对亚变体的分类越来越多,但世卫组织认为与XBB.1.5和其他奥密克戎后代相比,“大角星”没有“额外的公共卫生风险”。在XBB.1.16被宣布为VOI后,世卫组织在其初步风险评估中表示,根据现有证据,其全球风险评估较低。

  世卫组织官员们观察到“大角星”的某些特性与其他变异株特性不同,使它更能有效逃避免疫反应,但在病毒传播的国家或地区,没有致病严重程度发生变化的报告。

  症状是什么?

  世卫组织卫生应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瑞安博士说,XBB.1.16感染性似乎没有早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强。“据我所知,我们没有看到与这一变异株有关的不同症状或严重程度的变化”。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称,XBB.1.16感染会导致一种“新”症状——结膜炎,或称“红眼病”。不过,世卫组织此前就指出,这种症状与新冠感染有关。早在2020年春天,就有关于新冠感染患者眼睛发痒、疼痛的报告。2020年5月,美国眼科医师协会指出,轻度结膜炎可能是新冠感染的一个症状。

  秦洪说,“红眼病”不是一种新出现的新冠感染症状,但它可能比以往想象的更常见。

  《国会山》网站报道称,尽管在一些患者身上观察到了“红眼病”,但专家们警告不要妄下结论,在宣布新症状与XBB.1.16有关之前还需要“仔细研究”。

  会引起新流行吗?

  就XBB.1.16的生长优势而言,世卫组织描述为与其他变异株相比只是“适度的”。自1月初首次报告以来,该变种在世界各地逐渐增加。

  英国卫生安全局4月21日报告,初步分析表明,与早期的XBB毒株相比,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抵御XBB.1.16的能力“没有什么区别”。与早期的XBB.1.5变异株相比,世卫组织发布的动物试验数据发现,XBB.1.16逃避先前感染的能力与之“相当”。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虽然XBB.1.16发现于印度的感染激增浪潮中,但目前仍不清楚该变异株的突变在推动这一增长中的确切作用。印度在2021年的同一时间出现了“惊人相似”的新冠感染病例激增,这使得很难弄清楚此次的流行在多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季节性效应”。

  2021年和2022年春季,美国因新冠感染入院的人数增加速度出现低点。目前,美国各地的新冠感染指标正继续呈下降趋势,正接近两年来的低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每到夏季又重新出现了高点。

  索恩伯格表示,新冠感染还没有进入一个确切的季节性模式,但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看到的趋势是夏末秋初的激增,以及在年底冬季的又一次激增。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4908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点赞

感传媒

作者最近更新

  • 【洞察】自供电无源传感器可实现长时间或无限续航 应用前景广阔
    感传媒
    02-14 15:53
  • 凭借超低功耗图像传感器系列,安森美荣获AspenCore全球电子成就奖
    感传媒
    2024-11-11
  • 堡盟O200微型光电传感器助力医疗智能化创新
    感传媒
    2024-08-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冷冻电镜:以尖端技术解开新冠病毒原子图秘密

    2020-02-24

  • 中国科研团队表示新冠病毒已突变,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

    2020-03-05

  • 国内用冷冻电镜首次揭秘新冠病毒真实形貌

    2020-03-09

  • NASA两名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2020-03-1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传媒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