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在高性能硒化亚铜基复合热电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不二科技精选 20230511

  • 热电材料

材料内部微观载流子和声子的输运特性使得热电材料具备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能力。基于塞贝克效应和帕尔贴效应,热电转换技术在温差发电和固态制冷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硒化亚铜(Cu2Se)是一种具有“声子液体-电子晶体”特征的新型快离子导体热电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电优值。然而,亚铜离子的迁移性导致了Cu2Se存在稳定性差、迁移率低的问题,不利于实际应用。

近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林元华教授团队提出原位复合效应结合界面优化的策略同步提升快离子导体Cu2Se的稳定性和热电性能。研究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原位复合铋铜硒氧(BiCuSeO)基含氧化合物材料提升Cu2Se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引入适量石墨烯调制电-声输运行为,实现热电性能的显著提升。最终,Cu2Se-BiCuSeO-石墨烯复合热电材料的ZT峰值可达2.82(1000 K)且在473 K-1000 K范围内的平均ZT值可达1.73,是该体系目前报道的最高性能(图1)。本策略简单有效,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制备,为其在中高温区废热回收及温差发电的应用奠定研究基础。

图1.热电优值

原子尺度下的界面结构分析(图2)表明BiCuSeO与Cu2Se原位复合后,在BiCuSeO的晶格中存在额外的Cu-Se层与Cu层。部分易迁移的亚铜离子被束缚在该结构中,限制了亚铜离子的长程迁移从而提高了Cu2Se的稳定性。此外,不同相之间的界面平滑且在特定方向呈现共格特征,有利于载流子输运同时增强对声子的散射作用。

图2.原子尺度界面结构

电学方面,适量石墨烯的引入可有效提升材料的迁移率,从而电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图3)。迁移率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石墨烯本身具有较高的迁移率,另一方面是由于适量的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构建了快速导电通路。

图3.电学输运性能

热学方面,适量石墨烯的引入增强了对声子的散射作用,由声速测试计算可知声子平均自由程降低。采用非弹性中子衍射技术得到声子态密度,并由此分析声子态密度重叠因子的变化,进一步说明界面在声子输运中的作用(图4)。

图4.热学输运性能

相关成果以“复合效应实现Cu2Se基材料的高热电性能”(Compositing effects for 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Cu2Se-based materials)为题,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4919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点赞

不二科技精选

作者最近更新

  • 2024年,这家国产惯性传感器厂商营收首破百亿大关!
    不二科技精选
    05-02 20:01
  • 智慧消防:传感器科技赋能,防患于未“燃”
    不二科技精选
    2024-11-25
  • 苏州一家初创传感器企业获数千万元融资,将用于多维力传感器研发
    不二科技精选
    2024-06-2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可伸缩的自修复传感器材料可通过加热产生电流

    2020-01-09

  • 合肥研究院在简洁表征材料热导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0-03-26

  • 上海硅酸盐所在柔性有机/无机热电复合材料研究获进展

    2020-06-02

  • 继续向前发展,5G技术演进仍在不断地推进!

    2022-06-1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不二科技精选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