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Mark 20181207

  • 人工智能
  • 六维力传感器
  • 电子器件
传感器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是不同的着力方向。总的说来,传感器遇冷正在引得业内观察者的关注,希望像传感器这样冷门但重要的AI必备区域,不会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而是能够推进AI实现整体进化。

  尽管传感器在研究层面展现出引领人工智能(AI)产业驶入蓝海的潜力,但在产业界却不温不火。目前,有分析文章指出,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有芯片和传感器两个方向,在芯片领域国内还有几家数得出的企业,而传感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人工智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技术,资料图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张运红说,脑电波的测量仪器基本是进口产品,传感器的精度等性能比较稳定。东南大学相关学科实验室数据记载,六维力传感器一个大概10万元,基本来自进口。

  相较于应用层面和系统层面,这个起着支撑作用的“栋梁”元件,却没能入得大多数投资者和产业者的眼。不会讲故事,引不来投资,有分析这样调侃到。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戴国忠的观点更加系统,他认为,传感器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是不同的着力方向。他对这两个领域60年来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条规律:人工智能热的时候,人机交互的发展将处于低谷。而人机交互受关注时,人工智能的热潮就会反落回去。

  这样的此消彼长,可以追溯到它们诞生时。戴国忠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约翰·麦卡锡等人提出人工智能时试图构建能复制人类行为的计算机系统,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专家约瑟夫·利克莱德提出人机交互时,则是希望机器能够完成人类交给的任务。追求目标趋同,但是研究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

  尽管在实际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二者是难分彼此的,这种学术上的区分很大程度上更有助于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引导产业均衡发展,避免一哄而上,或者一头热。

  总的说来,传感器遇冷正在引得业内观察者的关注,希望像传感器这样冷门但重要的AI必备区域,不会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而是能够推进AI实现整体进化。

查看全文

点赞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作者最近更新

  • TE CD9515系列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2110-2116型法兰安装静态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 honeywell 2012型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车内传感系统

    2019-07-15

  • AI结合智能手机传感器 可预测人类压力水平

    2019-07-10

  • 简单的智能玻璃揭示了人工视觉的未来

    2019-07-12

  • 英特尔开发出含800万神经元的类脑芯片系统

    2019-07-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Mark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