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在高面容量可充电铝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微科技 20230611

  • 电极材料

铝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具有高导电性、高热导性和低成本等优点。铝阳极的理论体积容量和质量容量分别为8048 mAh·cm-3和2981 mAh·g-1,远高于其他多价金属离子的理论能量密度。此外,铝在空气和水中的超高稳定性也提高了铝电池的安全性能。然而,铝电池的实用化道路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其中铝阳极的枝晶生长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在探索铝电池阳极时都是基于低面容量(0.08-0.4 mAh·cm-2)和厚隔膜(主要是Whatman GF/D玻璃纤维隔膜),这不利于探索实用化可充电铝电池阳极的失效机理。增加正极活性物质面负载量能够减少铝塑膜、电解质、集流体和隔膜等材料的使用量,提升铝电池器件的能量密度。然而,大的面负载量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单位面积铝的沉积量。如果没有均匀的电流密度分布,铝会在电荷聚集点连续沉积并形成枝晶。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薄隔膜更会加速电池短路故障的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大化学学院杜显锋教授团队利用激光刻蚀和阳极氧化技术制备了P-Al2O3/Al阳极,它不仅增加了电极的有效活性面积,而且形成了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使铝发生均匀地电沉积。这种阳极在5 mAh·cm-2的面容量下保持稳定循环1400小时以上。当高电流密度设置为10 mA·cm-2时,受保护的阳极在2900次循环中也显示出优异的电池稳定性。此外,使用P-Al2O3/Al阳极的480 mAh软包电池在0.5V至2.5V的电压下可以保持170 Wh·kg-1的能量密度和90%的能量效率(基于正极活性成分计算)。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空间限域生长策略助力高面容量可充电铝电池》(Space Limited Growth Strategy for Ultra-high Areal Capacity Rechargeable Aluminum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能源存储材料》(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找有价值的信息,请记住Byteclicks.com

该研究工作是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杜显锋教授课题组在铝电池领域的又一研究成果,并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西安交大化学学院杜显锋教授长期从事电解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电极材料、电介质、电解质、固体化、柔性化、一体化等研究。目前已在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A, Carbon, ACS Appl. Mater. Inter., Adv. Mater., Inorg. Chem. Front., J. Am. Ceram. Soc.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50项。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4987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点赞

微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拉压力传感器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是如何实现的?
    微科技
    02-14 15:47
  • 传感器仪表选购要点:精确测量,从选择开始
    微科技
    2024-11-28
  • 位置传感器的类型和用途是什么
    微科技
    2024-11-1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新型电极材料可让锂电池可承受五倍的安全充电电流

    2020-07-16

  • 用胶带解决锂电池痛点:减少枝晶产生 延长电池寿命

    2020-07-17

  • 国外研究团队用镍取代传统锂电池中的钴元素

    2020-07-21

  • 绿色能源量产的未来:KAUST研究人员用低成本材料创造出电极

    2022-03-1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微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