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偏肺病毒病例上升引关注 ,PCR检测阳性率约为11%

传感说 20230613

  • 病毒传播
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感染人类偏肺病毒的病例较以往有所上升,这一现象引起流行病学家和公众关注。

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春季美国新冠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逐渐下降,但感染另一种此前鲜为人知的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的病例上升,引起流行病学家和公众关注。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3月中旬感染高峰期,人类偏肺病毒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阳性率约为11%,抗原检测阳性率约为18%。美疾控中心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疫情前的4年研究周期内,人类偏肺病毒季节性峰值的感染率未超过7.7%。

什么是人类偏肺病毒?有何症状?如何传播?

据美疾控中心网站介绍,人类偏肺病毒于2001年被发现,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同属肺病毒科。人类偏肺病毒可引起所有年龄段人群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人类偏肺病毒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烧、鼻塞和呼吸短促。这种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可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与引起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病毒相似。人类偏肺病毒的潜伏期为3至6天,疾病持续时间的中位数可能因严重程度而异,但与其他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似。

美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人类偏肺病毒在温带地区的冬末和春季传播最为活跃。在美国,人类偏肺病毒的传播一般始于深秋,一直持续至春季末。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人类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可以同时传播。

人类偏肺病毒通过人际接触传染,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接触到咳嗽和打喷嚏的分泌物,肢体触碰或握手,触碰带有病毒的物体或表面后接触眼口鼻等。

美疾控中心表示,目前没有针对人类偏肺病毒的特异性抗病毒疗法,也没有预防该病毒感染的疫苗。预防的主要方式是勤洗手并保证皂液停留在手上20秒以上、避免未洗手触摸眼口鼻、避免与生病的人密切接触等。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说

作者最近更新

  • 遥测终端机适用于哪些场景?
    传感说
    2024-10-08
  • 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端装备用系列先进传感器及硅基压力敏感芯片技术”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传感说
    2024-07-24
  • 谷歌Tensor G5芯片或已进入流片阶段,基于台积电3nm制程
    传感说
    2024-07-0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预防武汉肺炎,为什么首选N95口罩?

    2020-01-20

  • N95与KN95口罩有什么区别?

    2020-02-20

  • 新冠病毒能在表面存活好几天,这意味着什么?

    2020-03-24

  • 美国专家希望唤起年轻人对新冠病毒疫情的重视

    2020-03-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说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