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用蓝牙®低能耗无线技术指南

Telit 泰利特 20230617

  • 无线通信
  • 物联网
  • 蓝牙低功耗
什么是蓝牙技术?蓝牙无线技术是一种个人区域网络或短距离网络。它可以在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或两个移动设备之间以短距离传输数据。这项技术的名称来源于丹麦国王哈拉尔德·“蓝牙”·戈姆森。他于958年统一了丹麦和挪威,这与现代技术统一电信与计算产业的方式非常相似。谁开发了蓝牙技术?蓝牙技术由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IG)创建并管理。它于1998年推向市场。最初,蓝牙技术由IEEE标准802.15.1定义。然而,现在它不再由IEEE维护,而是由SIG负责维护。SIG拥有超过35,000名来自信息通信领域的成员和公司。他们在此基础上构建蓝牙技术,类似于手机上的操作系统。蓝牙技术有许多版本,并且随着物联网和消费电子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蓝牙技术版本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用户离连接设备稍远就会断开连接。早期蓝牙技术侧重于限制传输功率,因此传输距离仅为10到11米(约30到35英尺)。此外,早期蓝牙技术还存在干扰问题。例如,多个蓝牙设备在同一小范围内广播时,无法在单一网络上有效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版本的蓝牙技术已经克服了经典蓝牙无线电的缺点,如上述的距离和干扰限制。同时,这种无线技术也已从消费电子市场扩展到更多工业应用中。随着蓝牙标准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项技术有望在更低的功耗下传输更多数据。蓝牙5.2技术是最新版本,它提高了数据吞吐量、传输范围,甚至提升了消息容量。什么是蓝牙低功耗无线技术? 在经典蓝牙无线电中,连接两个设备的过程相对简单。如今,连接过程涉及的设备数量大大增加(即物联网)。数据量和所需的速度远超旧版本的能力。蓝牙低功耗无线电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也是该技术演进的最新阶段。蓝牙低功耗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工作在2.4GHz ISM频段的无线个人局域网。蓝牙低功耗物联网协议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低功耗。正如其名称所示,这项技术在传输数据时功耗更低。它非常适合那些需要长时间电池续航的物联网设备。此外,物联网中的蓝牙低功耗无线电还使用网状网络(mesh network),从而实现多个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蓝牙低功耗无线电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健康护理领域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利用蓝牙低功耗技术,比如血糖仪中的血糖资料,或血压测量设备中的血压资料。蓝牙低功耗无线电广泛应用于许多可穿戴设备中。一些资料配置文件可用于测量和传输如心率、跑步速度和体重等数据。还有一些家用电器采用蓝牙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尤其是蓝牙网状网络技术。例如,亚马逊Echo设备利用蓝牙网状网络为其他连接的亚马逊设备创建回程网络。让您的物联网项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提供一系列全面的蓝牙低功耗物联网模块,包括将蓝牙低功耗与Wi-Fi技术结合的物联网模块。这些组合模块利用蓝牙技术进行设备配置(即在网络中设置或发现设备),并通过Wi-Fi作为传输层将数据发送到移动应用和云端。从可穿戴设备到无人机,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建筑,我们都能通过我们的Wi-Fi和蓝牙模块产品组合为您提供支持。今天就与我们的物联网专家联系并请求评估套件。请求评估套件 蓝牙®商标和标志由蓝牙SIG公司注册拥有。泰利特Cinterion使用这些商标和标志均获得许可。其他商标和品牌名称归其各自所有者所有。

查看全文

点赞

Telit 泰利特

作者最近更新

  • 5G Technology and the Next Era of Mobile Connectivity
    Telit 泰利特
    04-14 00:56
  • Real-Time IIoT Data Management: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Telit 泰利特
    04-05 11:43
  • Revolutionize Corporate SD-WAN with Faster Cellular Speeds
    Telit 泰利特
    04-06 23:5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诺基亚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传感系统

    2018-12-06

  • 北斗首次发布民用领域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产品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Telit 泰利特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