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郑轶:推动海洋高端监测装备国产化

感知狐 20230614

  • 海洋传感器
  • 声学释放器
  • 水声通信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洋监测装备的有无、优劣,极大影响着经略海洋能否深入推进。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仪所”)研究员郑轶长期从事海洋声学、海洋监测、海洋信息工程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工作。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聚焦海洋核心仪器和高端传感器领域“卡脖子”难题,聚力创新,推动我国国产海洋监测装备迈向“高精尖”。




“海仪所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从事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科研院所, 60多年来,在海洋监测装备领域形成了一批成果,推动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郑轶说。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海洋核心传感器与高端仪器领域的自给率仍然比较低,缺少总体水平超过国外、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同类产品。实现海洋监测装备的自主可控,刻不容缓。


自2006年博士毕业到海仪所工作以来,郑轶带领团队深耕海洋监测装备研发,突破“甚低频水下目标探测”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我国急需的“噪声探测技术装备”,使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发针对甚低频低噪声目标被动探测设备的能力;攻克高可靠性声学释放器成套关键技术,实现海洋声学释放器、低频水声通信机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创立了目前能够与国外品牌同台竞争的唯一国产品牌。


“为了持续推动海洋监测装备高端发展并实现国产化,我们编制了‘海洋核心传感器与高端仪器图谱’,系统梳理了136种海洋传感器和核心仪器发展的痛点问题,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路径,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难题。”郑轶表示,近年来,海仪所牵头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构建“国际合作、科研、教育、产业”集聚化生态圈,目前已有54项专利技术和26项专有技术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方式在青岛转化落地,实现海洋声学释放器、水声通讯机、系列海洋生态传感器等10余种海洋仪器设备的国产化。


“海洋仪器装备具有研发投入高、试验周期长、风险高、难度大等特点,成功研发一款成熟的海洋仪器产品并得到海洋领域的认可和应用极具挑战性。但海洋仪器装备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海洋仪器装备的支撑,所有海洋经济门类都将无数据可依。”郑轶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海洋高端监测装备领域,切实破解海洋仪器装备广泛依赖进口的问题。


作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狐

作者最近更新

  • 韩企SKC美国工厂竣工,即将开始玻璃基板生产
    感知狐
    2024-07-08
  • 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定点成功
    感知狐
    2024-06-11
  • 110亿美元!英特尔出售旗下工厂部分股权
    感知狐
    2024-06-0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MIT设计新型海洋传感器 为测量海洋垂直运动提供新思路

    2020-05-29

  • 全球海洋传感器产业分析报告:技术更新换代缓慢,有待突破

    2022-02-15

  • 全球海洋传感器产业分析报告:技术更新换代缓慢 有待突破

    2022-04-07

  • 青岛:为海洋仪器设备国产化探索突围路径,推动国产仪器发展

    2022-08-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狐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