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50G PON拓宽光网应用底座

肥猫看科创 20230622

  • 千兆光网
  • 光接入
6月14-15日,2023年中国光网络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兴通讯光接入规划总工李明生以“50G PON拓宽光网应用底座”为主题,向业界分享了从千兆光网向万兆光网演进的50G PON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

  在宽带中国战略和国家顶层规划设计引领下,我国千兆光网规模化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4月,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880万,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及以上宽带用户数达到1.15亿,占总用户数的19%。千兆宽带正在快速普及,并且开始向“千兆+”、“万兆”加速。
 

  同时,千兆光网也快速向办公园区、制造园区、校园、医院等社会民生和行业应用拓展延伸。在2022年首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有超过3000个应用案例,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97个大类中的54个。
 

  50G PON技术标准层面。2018年,ITU-T/FSAN启动了50G PON的标准制定工作,并于2021年9月正式发布50G PON第一个标准。50G PON采用单纤双向传输,下行TDM时分复用,上行TDMA时分多址接入,实现OLT和ONU之间的点到多点通信,其关键技术包括波长选择、线路编码、线路速率、FEC纠错技术、Common TC技术、PHY层器件等方面。
 

  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推动50G PON的标准化,并且在部分关键器件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已提交超60篇50G-PON标准提案,其中的物理层参数、低时延、FEC等多方面提案被标准组织采纳。
 

  50G PON系统方案层面。面向千兆光网演进,Combo PON方案可实现现网PON网络向50G PON的平滑演进。EPON波长覆盖50G PON上下行波长,EPON现网用户需要升级至10G-EPON,才能与50G PON共存。GPON路径可支持GPON、XG-PON、XGS-PON与50G PON共存。面向行业应用,确定性50G PON方案实现确定性高可靠、确定性硬隔离、确定性带宽调度、确定性低时延调度和确定性纳秒级抖动,支撑光网向行业应用拓展。
 

  中兴通讯作为光接入领域的领导者,在50G PON系统领域持续前行,2022年3月发布全球首台精准50G PON样机,2023年2月发布50G PON & 10G GPON & GPON三模Combo PON产品方案。
 

  50G PON应用场景层面。50G PON+FTTR可以满足家宽2000M宽带普及业务体验,以及中小企业千兆专线万兆组网应用需求。50G PON+POL可以实现综合性园区和企业万兆全光接入,服务工业机器视觉、医院CT/MR视频影像等应用。2022年9月中兴通讯和江苏移动完成50G PON样机功能、性能及承载5G小基站测试。
 

  中兴通讯还将持续和运营商开展50G PON的试点合作,充分验证50G PON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可行性和成熟度,并探讨更多应用场景。
 

  李明生最后强调两点:其一,50G PON是10G PON演进之路,EPON需要先演进到10G-EPON,再通过Combo PON技术平滑演进到50G PON。GPON、XG-PON、XGS-PON,可通过Combo PON直接平滑演进到50G PON。
 

  其二,2023-2024年是50G PON产业链突破阶段,主要完成50G PON技术、Combo技术的验证。2025年开始50G PON将进入商业应用部署阶段,商用部署首先是面向园区的ToB场景,其次是面向家宽的ToH场景。

查看全文

点赞

肥猫看科创

作者最近更新

  • 电感传感器:看不见的“眼睛”,感知世界的隐形助手
    肥猫看科创
    4天前
  • 测力传感器:让“力”变得看得见的小帮手
    肥猫看科创
    5天前
  • 一聊就懂的TOF传感器:它如何让我们的世界“看”得更清楚
    肥猫看科创
    5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今年春天,千兆光网火了!

    2021-04-19

  • 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名单发布

    2022-03-04

  • 宽带发展联盟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网速状况 我国宽带网速增长快速

    2022-04-18

  • 宽带发展联盟:2021 年第四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 62.55Mb / s

    2022-04-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肥猫看科创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