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欧企调查 12%已将部分供应链移出大陆

拾壹芯 20230623

  • 供应链分析
  • 地缘政治

联合报 记者叶文义/即时报导

中国欧盟商会21日发布2023年欧洲企业在华商业信心调查(BCS),由于中国市场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欧盟企业开始相应地调整投资和经营战略,在调查的570家在陆欧企中,12%已将部分供应链移出中国大陆。

据调查报告,过去两年中,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重新评估了自身的供应链战略,主要出于防御性考虑,如加强供应链韧性(64%将此视为主要因素);地缘政治因素(31%);以及减轻国家政策影响,如自给自足产业政策(24%)。

调查显示,不少企业采取措施,将在华供应链与世界其他地区脱钩,12%已将部分供应链移出中国大陆,约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24%)则计划至少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中国大陆。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美国和欧盟最新发布或即将颁布的法律要求企业提高在华业务透明度。对企业来说,如果他们无法开展独立协力厂商审计,这些新规要求无疑会成为一个挑战。此外,西方和中国发布的越来越长的制裁名单及出口管制清单也让人担心。因此,从中期来看,供应链多样化和转移投资趋势有可能加剧。

与此同时,2022年外籍雇员的外流趋势持续,而中国大陆当时的“动态清零”政策更加剧了这一趋势。近六分之一(16%,年增5个百分点)的受访企业表示在华业务没有外籍雇员,这一比例在中小企业中高达21%,许多企业过去三年中在派遣赴华员工方面经历了巨大困难。

与此同时,“软件”设施也受到影响。不少国际学校和诊所人手短缺,客户匮乏,面临关停压力,而这些“软件”设施对于保持在华外籍社区的活力至关重要。受访企业表示,这些因素都产生了巨大代价,包括专业知识交流减少,沟通困难,甚至投资也被推迟。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企业总部与中国业务的脱节有可能进一步损害企业总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形成一种彼此脱钩的恶性循环。这也给跨国企业的传统运营模式带来了挑战,传统运营模式注重发挥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覆盖全球的规模经济,而现在跨国企业被迫加深当地化,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形成不同体系,降低效率。

不过,尽管挑战重重,但就此看空中国还为时过早。中国欧盟商会指出,大多数(63%)受访企业表示,如果能消除市场和监管障碍,他们愿意增加在华投资。在服务贸易等领域,中欧关系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为考虑到双方的经济规模,这些领域的潜力远未释放。

查看全文

点赞

拾壹芯

作者最近更新

  • 天气预报背后的秘密武器:聊聊气象传感器
    拾壹芯
    4天前
  • 三维力传感器:不只是“重不重”的问题
    拾壹芯
    4天前
  • 你家厨房里可能藏着一个 数字传感器
    拾壹芯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全球电子行业,价格上涨或不可避免

    2020-02-11

  • 新冠状病毒疫情冲击全球电子产业

    2020-02-13

  • 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 GSMA取消 MWC 2020

    2020-02-13

  • 疫情期间,苹果中国恢复正常的速度低于预期

    2020-02-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拾壹芯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