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好奇博士 20230707

  • 红外热成像测温
  • 工业压力传感器
为了守护每一度电的安全转化,电力巡检工作也迎来了“压力山大”的时刻。而在今夏,这里的巡检与以往迥然不同——与海康威视共同建设的发电厂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巡检工作的数字化升级。降本、提质、增效的精益管理,正在这里发生。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一度电里,有70%来自火电。6月的寿光骄阳似火,正在迎接夏季高峰“大考”的国能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火力全开”,持续高负荷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为了守护每一度电的安全转化,电力巡检工作也迎来了“压力山大”的时刻。而在今夏,这里的巡检与以往迥然不同——与海康威视共同建设的发电厂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巡检工作的数字化升级。降本、提质、增效的精益管理,正在这里发生。

  皮带异常有了科学预判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

  每天,成“山”的煤炭被运进来,在这里研磨成面粉一样细的颗粒,送入锅炉,能量经由水蒸气,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通向电网,支撑齐鲁大地的用电负荷。在“能量之源”燃料区,保障消防安全、皮带运送畅通,便是运行部燃料主管刘永坡肩头的使命。

  检查全部的输煤皮带是否有异常,一趟单程就要3公里;整个过程要“上下留心”,头上有设备,脚下有台阶,他每天这样谨慎地走过上万步。

  即便如此,皮带出现异常也很难第一时间被肉眼发现,运输量每小时达1800吨的煤炭,一旦异常洒出,一分钟的量就会有几十吨,需要五六个人清理一整天。

  检测皮带异常的难题几乎困扰着每个火电厂,如今在这里有了智能巡检系统的科学预判。

  智能巡检系统对进入落煤管前后皮带上煤堆的断面体积进行计算,对单位时间内皮带上通过的煤炭体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发生堵煤、洒煤现象,并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视频和激光等多维感知技术的加入,让皮带撕裂的征兆在初期就可以及时被发现,将事后止损转为事前预警,皮带撕裂事故风险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燃料区的安消一体化改造,也让刘永坡更安心了。告别了单一的人工手持点温枪测温,有了红外热成像测温、工业级环境监测传感器、烟雾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加持,人工现场巡检的工作量减轻,实现了煤场自燃智能防控。

  现场抄表这件苦差

  “没想到系统做得这么精准、智能”

  其他区域的巡检也并不比燃料区简单。维护部热控专工焦凯迪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工作,“电气区、锅炉区、汽机区等核心区域的巡检,是最难的。”

  在锅炉区,每年5月份开始,高温就成了巡检的关键词,“进去5分钟衣服就被汗浸湿了”;“在汽机区域,充满高温高压介质的管道让人敬而远之。不只是高温,还有噪音,只有带着耳塞,才能减弱些噪音伤害”。

  “电气区里面有个区域叫做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我们要抄录GIS六氟化硫表计的压力数值以监测防泄露。它的位置有的很高,有的朝向不好,我们得爬上爬下,搬着梯子挨个去抄。”

  现在,有了它们来协助——巡检机器人与智能摄像机,通过采集现场仪表视频图像信息,再由机器视觉分析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及时对异常数据发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现在我们不需要频繁进去抄表,有异常的时候进去看一下就好了”。

  智能系统的判断准不准呢?“我们人工读表的话,一般到小数点后一位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智能系统的读数能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还可以显示百分比,没想到精准度这么高,很智能。” 运行部安全主管周宇玮介绍到。

  更为稳妥的是,各项结果还可以跟电厂PI系统双重复核。通过识别现场仪表,智能巡检系统分析发生异常后与PI系统对应参数进行对比,计算偏差,相互印证,以此判断数据异常情况,更准确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缺陷。

  机械重复的现场工作交给智能巡检系统

  把时间还给创造性工作

  在运行办公室的屏幕上,展示着这样一个“逼真”的场景。以三维激光建模为地图,同步展示物联设备接入情况、实时报警、缺陷统计和分类管理、缺陷变化趋势等业务数据。

  三维模型与视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立体沉浸式”的智能巡检系统,为电厂巡检管理和工作人员提供如临其境、更为灵活便捷的巡检体验。

  以前,运行工程师每走一趟,都要在十几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现在,智能巡检集成管理平台一键生成的报告替代了手写的厚厚一叠纸,从巡检任务计划的制定,到任务执行,巡检信息的汇总,再到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一个完整流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运行人员只需要对于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复核,并提交检修工单,形成闭环。

  在环境较为艰苦的生产区域,智能机器人、智能摄像机、热成像在线测温设备和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全天候驻扎,它们不仅实现了“看得见”的测温,也用智能物联技术帮助解决了恼人的“跑冒滴漏”问题,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预防,将电厂一线巡检工作人员从繁琐、重复、甚至危险的巡检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提效、创新研究等工作中去。

  “这么大规模的数字化升级,在发电行业内并不多见,” 生产技术部科技主管王召鹏介绍到,“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智能巡检系统,提升了巡检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此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数智技术手段,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一份力量。”王召鹏说道。

  像煤粉熊熊燃烧,火电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也如火如荼。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加速兴起,智能物联技术在发电领域已开启数智管理新模式,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在此“生根发芽”,助力更多电厂安全运行、提质增效。


查看全文

点赞

好奇博士

作者最近更新

  • 探秘传感器类型:开启智能感知新视界
    好奇博士
    04-08 16:15
  • 搭载多种先进传感器,国产自主研制机器狼亮相珠海航展
    好奇博士
    2024-11-13
  • 甲烷传感器TGS8410在天然气汽车气体泄漏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好奇博士
    2024-07-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技术在国内交通设施施工中的两个应用案例

    2018-12-07

  • 微型压力传感器提升了空压机的安全性能

    2018-12-17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压力开关相关的问题分析

    2018-12-17

  • 可为工人提供助力的智能手套:内置压力传感器等元件

    2018-12-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好奇博士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