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代工掀价格割喉战,12英寸成熟制程最高降20%

i科技 20230709

  • 晶圆代工
  • 价格战
  • 成熟制程

  半导体景气复苏脚步不如预期,供应链透露,以成熟制程为主的晶圆代工厂为填补产能利用率,第2季先发动的“以量换价”策略成效不彰,近期转为掀起“价格割喉战”,12英寸成熟制程代工价,大客户最高可降20%,是疫情后最大降价潮;8英寸成熟制程代工市况更惨,降价也吸引不到客户。

  中国台湾晶圆代工成熟制程厂商主要为联电、力积电等。对于大降价填产能的说法,联电、力积电皆表示,不回应市场传闻。

  联电强调,该公司预计7月26日召开法说会,届时将释出最新展望。联电在前一次法说会坦言,产业复苏较预期慢,第2季整体需求前景依旧低迷,预期客户将持续进行库存调整,“今年是具挑战的一年”。

  联电今年上半年产品均价(ASP)相对硬挺,公司先前针对首季与第2季报价都释出“持平”的展望。如今新一波报价割喉战开打,法人关注联电产品均价是否还能维持不跌。

  业界人士指出,半导体市况调整多时,成熟制程因多用于消费领域,冲击相对大,虽然仍有工业、车用等需求支撑,但仍难挡整体市场不振影响,晶圆代工成熟制程厂商为吸引客户投片,先前陆续出招,包括给予客户特别价格,另一方式是维持报价不变,例如生产100片,代工厂只收80片的钱,等于“变相降价”。

  不过,由于市况持续未见明显复苏,加上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报价持续下探,传出联电、力积电等中国台湾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因产能利用率承压,只能一改先前“以量换价”的策略,转为“正式降价”。

  供应链透露,以成熟制程为主的晶圆代工厂,受制于景气回温缓慢,大客户对议价空间更有弹性,业者给予大客户的降价空间幅度在10%至20%,8英寸厂接单又比12英寸厂更疲弱。

  供应链分析,当前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商的价格与中国台湾厂商相比,价差逾两成。伴随全球总体经济不佳,高通膨冲击买气,为了撑住产能利用率和争取更多订单,晶圆代工成熟制程市场正掀起“价格割喉战”。

  供应链认为,联电和力积电面临需求不振、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业者降价双重夹击,议价空间变大是“不得不”的选择和策略,牵动下半年运营,其产能利用率和产品均价走势成为外界关注焦点。(来源:台媒经济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电子技术应用-AET<<

查看全文

点赞

i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无线测温传感器:看不见的温度守护者
    i科技
    4天前
  • 冷暖自知的“电子鼻子”:rtd温度传感器的那些事儿
    i科技
    4天前
  • 你手机里的“导航员”:IMU传感器的日常冒险
    i科技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美国格芯指控台积电16项专利侵权 台积电坚决否认

    2019-08-27

  • 台积电向左,国产半导体向右

    2019-11-04

  • 台积电首次获得索尼CMOS图像传感器大单

    2019-12-10

  • 半导体的矛与盾:大步进击的台积电,停滞不前的集成电路

    2020-01-1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i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