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半导体领域重复造轮子

不二科技精选 20230715

  • 半导体
  • 互联网平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 (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段时间有国内重要的半导体企业反馈,部分国内互联网平台企业以三倍薪酬挖走其骨干人才,导致相关工作受阻。后来听说,这不是一家半导体企业面临的问题。


这种重复造轮子的行为是毫无必要的。


首先,互联网平台企业长期是在软件类服务领域,虽然基于云业务、AI的发展对半导体有需求,但不代表自己已经身处半导体行业,也不代表自己对半导体行业有深入了解。如同Meta、Twitter、Amazon自身是平台,但他们并不会因为NVIDIA在GPU上的成功或者因为看到台积电、ASML的重要性,就转身投入半导体行业。


微软由于投入OpenAI,当前高度依赖高端GPU,而在此领域,NVIDIA暂无竞争对手,使得微软对其过度依赖。基于成本考虑,微软会培养NVIDIA的竞争对手,包括可能会投资一些新型半导体企业,这是微软基于AI业务发展需求决定的,并非意味着微软要转型为半导体企业。如果AMD在GPU上发力成功,或者有新型GPU能够满足AI发展的需求,高端GPU市场将形成有效竞争,届时微软的成本担忧也会解除。总体而言,这都是符合市场预期的行为,并未造成美国软件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扭曲。


但在中国大陆,情况与美国并不相同。尽管中国大陆也有几家大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及不少半导体企业,但任何一家平台企业的业务(无论是云服务还是AI)都没有对本土的半导体企业产生任何依赖。国内平台企业,只要不被列入美国制裁清单,除NVIDIA的高端GPU受到共同的一定限制外,国内平台企业所需的其他半导体采购基本没有任何限制,采购渠道甚至比国内半导体企业还要畅通。


也即,国内平台企业如果希望获得制程更高的半导体产品,可以直接采购国外产品;如果希望实现国产替代,可以直接采购国内半导体企业的产品。那为什么还要自己花三倍薪酬挖走国内半导体企业的人才呢?


有几种可能。


一是国内平台企业决心进军半导体行业。但以作者认知,并非如此。正如我们所见,一直对高制程半导体产品需求量更大、且更接近半导体制造业的OPPO在巨资投入哲库后,又被迫撤出,个中原由,无非是当前存在一个现实悖论:如果做不成,打水漂;如果做成了,立即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加以制裁,最终无法生产。


作者不认为当前国内平台企业对半导体行业投资的认知水平会超过步步高系多少。换个角度,如果真要想在半导体领域扎根下去,怎么会去挖国内已受制裁的半导体企业的人才呢?既然能够给出高薪,何不直接挖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真正最优秀的人才呢?


二是做做样子,体现自己的“硬科技含量”,重塑自己的社会形象。一直以来,国内舆论及部分官员的认知里,互联网和半导体是“天生一对”,似乎平台企业只要投入,就理应在半导体方面能够“产出”,就能扛起“硬科技”的大旗。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这两个行业完全是上下游的关系,平台企业说到底是基于软件架构搭建的服务型平台,所以它的基础工作人员一定是“码农”而非半导体工程师。就目前而言,仅有半导体硬件企业为了形成生态而介入软件领域成功(NVIDIA)的情况,并无互联网企业介入半导体行业成功的情况,这是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的。


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化深度和产业链复杂程度远非在局域网里长期吃香喝辣的本土互联网平台可比。一旦舆论形成平台企业可以或者应当在半导体研发制造上发力的预期,那平台企业在重塑自身社会形象的过程中,必然会倾向于满足上述预期,以换来各方认可。对平台而言,无非是花些小钱去挖点人,搞出一点简单成果、做好宣传(主要工作恐怕还在于宣传),但对半导体企业而言,则面临长期项目骨干员工流失,进而相关研发进程受阻的风险。


作者在此前写过,日本在1970年代发力半导体研发制造时,五大财团分工合作、各自突破的历史。作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平台企业介入部分自身所需的半导体研发是可以理解的,这部分产品并不复杂,并非高制程或高端产品,并不需要花三倍薪酬挖走本土半导体企业的骨干人才就可以实现。


长远而言,本土平台企业如果能与本土半导体企业形成更有效的上下游关系,将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拆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种上下通吃的互联网思维已经恶果累累,不应再现。


我们的舆论导向,应当实事求是,而不是天马行空;对不同企业的评价机制,不能只有原则,缺乏专业性。由于芯片受制于人,各方都十分重视半导体领域的突破,但重视归重视,专业归专业。如果因为只重视眼前一个行业而忽视其他行业,难免出现各种套利、曲意逢迎、市场扭曲,也就难免在未来还会出现下一个半导体行业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 (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

查看全文

点赞

不二科技精选

作者最近更新

  • 2024年,这家国产惯性传感器厂商营收首破百亿大关!
    不二科技精选
    05-02 20:01
  • 智慧消防:传感器科技赋能,防患于未“燃”
    不二科技精选
    2024-11-25
  • 苏州一家初创传感器企业获数千万元融资,将用于多维力传感器研发
    不二科技精选
    2024-06-2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报告称中国半导体在未来五年内不大可能自给自足

    2019-06-21

  • 半导体研发领域有哪三个主要投资特点?

    2019-09-06

  • 我国已成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

    2019-09-10

  • 半导体制造商ADI投入到激光雷达市场大潮之中

    2021-05-2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不二科技精选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