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高精传感器提升对高铁领域的安全监测

Mark 20181207

  • 高精度传感器
  • 高铁安全监测传感器
  • 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在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挑战全球的一些极端的气侯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条件,还有些技术标准的适应和互联互通安全运营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如何甄别出相关的安全要因是一项首要工作。

  2017年,在无锡举行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前沿技术发展高端论坛”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江华认为,我国高铁安全的挑战不仅存在,甚至与日俱增。加强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尽快对高铁安全立法很有必要。


中国高铁,资料图

  截至2016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年客运量接近15亿人次,是全球运营里程最长、总运量最大、运营速度最快、技术最复杂的高速铁路网。目前,我国每天开行高铁4500多列,运送旅客400万人次,居世界首位。如此庞大的运营规模,对安全保障技术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冯江华对此回应称,寿命预测是高铁健康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中车株洲所已开始介入牵引动力、核心零部件寿命的寿命研究。

  与会专家称,在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挑战全球的一些极端的气侯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条件,还有些技术标准的适应和互联互通安全运营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如何甄别出相关的安全要因是一项首要工作。

  冯江华称,由于高铁系统复杂性带来的风险,无处不在,并相互影响,我们要在安全保障技术方面注重风控,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从技术层面,他提出要研究高速列车安全感知和预警技术,基础设施、安全感知和预警技术,自然环境安全感知和预警技术,形成动态应急调控等平台来形成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

  冯江华介绍,中国中车于2016年启动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项目研发。旨在通过研发安装更多高精度传感器,提升对车辆、自然环境、以及轨道线路三方面的监测能力,打造高铁“金钟罩”。技术攻关成功后,将实现让高铁列车等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预警完备率提升30%、因技术原因导致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降低50%。

查看全文

点赞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作者最近更新

  • TE CD9515系列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2110-2116型法兰安装静态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 honeywell 2012型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传感器的五个主要特点及优势

    2019-11-04

  • 激光雷达对自动驾驶有多重要?

    2020-05-12

  • 扭矩传感器的概念原理及扭矩传感器应用

    2020-05-25

  • IMU传感器助力RTK实现高效高精度定位

    2020-06-0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Mark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