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下一代驾驶体验,数字汽车密钥不可或缺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718

  • 生物识别技术
  • 生命体征监测
丰田认为,数字汽车密钥是下一代驾驶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与此同时,该公司警告称,现有的版本缺乏更高级的安全保护措施。

  由于手机的广泛应用,汽车制造商也在试图让手机成为驾驶体验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将手机集成至驾驶体验的新策略开始于在汽车中集成蓝牙,之后被推广至集成安卓汽车系统(Android Auto)和苹果车载系统CarPlay,这两种智能手机系统让用户能够在汽车仪表盘屏幕上运行他们最喜欢的应用程序,还带来了各种好处,如与移动应用程序交互时更加便利,以及提升驾驶安全性,因为有助于减少驾驶员的分心程度。
 

  汽车行业似乎也已准备进入移动设备与汽车集成的下一步。数字密钥让车主不用传统钥匙就可解锁汽车,UWB(超宽带技术)的支持在宝马、现代等特定车型以及安卓和苹果智能手机上得以安全实现。
 

  据外媒报道,丰田认为,数字汽车密钥是下一代驾驶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与此同时,该公司警告称,现有的版本缺乏更高级的安全保护措施。
 

  最近,该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基于生命体征激活数字密钥的系统和方法”(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ivating a digital key based on vital signs)的新技术专利,其中解释称,恶意攻击行为者可以获取车主的生物特征数据(包括指纹或面部扫描特征),并绕过现有的安全层。丰田还警告道,智能手机允许在不解锁设备的情况下激活数字密钥,因此“数字密钥存在安全缺陷”。该项新专利试图解决该缺陷,“有必要基于生命体征激活数字密钥。”
 

  丰田并不是第一家利用更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提供车辆访问权限的公司,此前其他公司也探索过类似的选择。去年,有一家公司研发了一个概念,允许车主通过扫描静脉,而不是数字密钥,来打开车门。
 

  丰田认为,生物识别数据可作为汽车数字密钥的额外安全层,让黑客面临两个无法绕过(至少更难绕过)的安全层。
 

  该公司表示,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已经可以读取脉搏率、呼吸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此类数据并不是每个人所独有的,不过丰田表示监测的时间越长,就可以生成代表特定用户的基线。该系统可以创建一个配置文件,每个配置文件都能在汽车上存储生命体征信息。
 

  当有人试图访问数字密钥时,新的保护层可以将该人的生命体征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系统计算出信息匹配,就可解锁数字密钥。如果不匹配,该技术可以运行额外的安全验证流程,以确定用户是否被授权访问数字密钥。丰田表示,汽车必须配备无线接收器和处理器等新硬件,以实时交换数据。汽车还需要从可穿戴设备中接收生命体征数据,然后在本地比较数据。
 

  考虑到汽车数字密钥得到迅速普及,丰田的该项提议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与其他安全保护措施相配合,仅依靠生命体征信息也是可行的。智能手表的脉搏率等数据信息是动态的,与存储在用户配置文件中不匹配时,很轻易就会产生认证错误。同时,每个个体的生命体征信息也不是完全独一无二的,不同年龄层的脉搏率通常在不同范围内。
 

  丰田表示,现有的生物识别认证方法还不足以保护汽车数字密钥,虽然即使对于科学家而言,绕过指纹和面部识别系统已被证明极具挑战性。
 

  苹果的面部识别系统(Face ID)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生物识别系统之一,可以创建用户面部的3D地图,并将其存储在安全的、不可能会被黑客攻破的沙盒中。研究人员曾试图使用3D模型绕过Face ID,虽然尝试的结果好坏参半,但苹果更新了系统,提升了其安全性。现在,Face ID新增了一个选项,要求用户查看摄像头以获得访问设备、钱包或数字密钥的权限。
 

  目前,丰田的该项提议还处于专利阶段,而且暂时也没有证据表明该公司正在探索该想法,或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丰田想要保护好自己的想法,准备未来将数字汽车密钥扩展应用至整个产品线。
 

  原标题:丰田专利:在解锁汽车前先验证驾驶员的生命体征信息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专家网谈静脉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2019-07-21

  • 美军开发新技术:利用红外激光技术探测心跳

    2019-07-18

  • 国外研究称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在医疗领域

    2019-09-08

  • 高通推出新一代超声波指纹传感器3D Sonic Max

    2019-12-0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