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机器人、AGV运输车……科技创新为安全生产插上智慧的翅膀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228

  • 工业自动化
  • 智能巡检机器人
  • AGV运输车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李建帅

在邢东矿井下变电站,一台拥有“360°旋转手臂”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缓缓沿着开关柜上方的导轨“走”到每个机柜前,不停地转动着头上具有测温、采集表计数据、观测设备状态的“眼睛”,对各类设备仪表数据和设备温度进行探测。这是河北省投入使用的首个煤矿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全面替代人工,可以在事故和特殊情况下进行特巡,并实施定制性巡检任务,实现了远程巡检监测,在减少人工的同时,大大提升了运维的内容和频率,改变了传统运维方式。

科技创新,为安全生产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以往拉运设备,由绞车司机操控无极绳绞车,把勾工全程跟踪运输过程。由于绞车司机视野受限,再加上沟通不及时,存在着罐车脱轨、超重运输等隐患。”葛泉矿皮带队机电工长石严凯介绍说。

如今,绞车司机在操作台即可全程监控600米轨道坡的实时运输情况,大大提升了运输安全性。

现在通过手机,就能随时观察井下皮带的运转情况。章村矿沿着井下近6000米的皮带运输线安装高清摄像头,建设皮带集控中心,实现了关键部位24小时监控。

“如果皮带司机清理机头积煤时,机尾滚筒处发生跑偏,值班人员第一时间便可发现,并通知现场人员。”石严凯说。

走进冀中新材首条10万吨玻纤生产线联合车间,6轴机械手有节奏地举起丝筒,精准放置到检测线;自动导航输送车搬起一跺丝筒,沿着设定路线缓缓行进;30米高的立体成品库房,各种自动设备上下左右有序运转,犹如科幻电影里的场面。

“这些AGV运输车,工作时就是走同一条道,都不会发生碰撞。”职工冯坤一进厂就享受到了智能化的便利。面容白净、身材清瘦的他,每天乐呵呵的,偶尔还附和着车间的音乐唱上几句,“每天和高智能、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在一起,觉得自己也‘高大上’了。”

“在老玻纤公司,包装工平均一天一人就得搬运8吨满筒纱。而在冀中新材,装卸有机械手,运输有智能车,我们就是看着机器干活。”包装工李彦学介绍,如今,一个班的产量在137吨以上,一条包装线3个人就可以完成全部运输工作。在拉丝联合厂房,从拉丝到卷取,再到烘干、包装、入库各个环节,智能车、机械手完全代替人工。

工作轻松了,是大家对智能化最直观的感受。同时,机器代替了人,在拉丝、卷曲、烘干和包装等岗位上,与玻纤公司8万吨生产线相比,人员减少了一半,工效却提高了2倍。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未来高端惯性传感器市场将借机器人和工业应用迎来新增长

    2018-12-07

  • 内置雷达传感器的机器人首次用于我国医院核医学应用中

    2019-07-26

  • 浅析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应用及未来展望

    2019-08-30

  • 霍尔传感器在能耗方面的应用分析

    2019-09-0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