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且简洁的离子发动机驱动了一架没有活动部件的飞机
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室内跑道上,一块薄薄的白布隔开了临时实验室与慢跑者,航空工程师史蒂文·巴雷特最近试飞了第一架采用离子风推进器驱动的飞机——这种电动发动机通过产生和发射带电粒子来产生推力。即使按照巴雷特的说法,使用这种原理来飞行航空器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一种“不切实际的设想”,甚至可以说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他仍然想尝试一下。“在《星际迷航》中,你看到穿梭机悄无声息地滑行而过,”他说,“我想,‘我们应该有那种飞行器。’”他认为离子风推进技术也许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于是花了八年时间研究这项技术,随后决定尝试建造一个原型小型飞机——尽管他觉得这个飞机有点难看。“它有点脏黄色,”他说,并补充说黑色涂料通常含有导电的碳,这使前一版模型在飞行过程中因短路而自毁。对于最新版本,他则抱有更多的希望,他冷静地将其命名为“版本2”。他说:“在开始试飞前,我觉得它有50/50的机会成功。”他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则认为成功概率只有1%。图片提供:MIT但与之前的版本不同,版本2以大约每小时11英里(17公里/小时)的速度在空中飞行了近200英尺。它没有可见的排气,也没有轰鸣的喷气发动机或旋转的螺旋桨——事实上,根本没有运动部件——飞机似乎被一种超凡的能源无声地驱动着。“当时非常令人兴奋,”巴雷特说。“然后它撞上了墙,这不太理想。”尽管如此,版本2确实成功了,巴雷特及其同事于周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乔治亚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师米切尔·沃克表示,这次飞行是一项其他人曾尝试但未能实现的壮举。他说:“[巴雷特]展示了一种真正独特的技术。”离子推进器并不是一种特别新的技术;它们已经用于非常高效的航天器推进,但它们不同于火箭或喷气发动机,通常是用于在轨道上微调航天器的位置。它们还推动像“黎明号”这样的深空探测器前往小行星带。在接近真空的太空中,离子推进器必须携带自身供应的气体,通过电离并将其发射到相对稀薄的空气中以产生推力。然而,当涉及到在地球浓密的大气中飞行时,沃克表示,“所有人都知道离子推进器的速度不足以推动飞机。”“没有人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但巴雷特和他的团队找到了让版本2成功运行的三大要素。首先是离子风推进器的设计。版本2的推进器由两排长长的金属丝组成,金属丝覆盖在它湛蓝色的机翼下方。前排金属丝导通约4万伏的电压——是普通住宅电压的166倍,足以剥离空气中丰富的氮原子的电子。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氮原子会变成带正电的离子。由于后排金属丝带负电荷,这些离子就会像磁化的台球一样飞向它。“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离子会与大量中性空气分子发生碰撞,”巴雷特指出。这会将空气分子推向飞机后部,形成一股强劲的风,推动飞机以足够的速度向前飞行。沃克指出,巴雷特团队的另一项创新是设计了一个轻但强大的电力系统。他说,在这架飞机之前,没有人制造出能够从轻质电池中高效转换功率以产生推进器所需电压的系统。“最大的挑战是[离子推进器]需要2万到3万伏的电压才能运作。飞机上获得高压并不容易,”他说。“你想在飞机上使用4万伏电压?这项技术之前并不存在。史蒂夫·巴雷特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来实现这一高效的转换。”最后,巴雷特利用计算机模型对飞机的每一个设计元素进行了优化,包括推进器和电力系统的设计,以及贯穿整个飞机的电线。“从电源转换器、电池、机舱和机身——一切都得到了优化,”巴雷特说。“模拟总是失败。我们不得不进行数百次修改。”最终,他们成功研制出了胜利的版本2。密歇根大学的航空工程师亚历克斯·盖利默尔(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这一突破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表明离子推进器可以在地球上使用。然而,此类应用可能仅限于特定领域。螺旋桨和喷气发动机仍然远比巴雷特展示的离子风推进器更高效,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有客机更换为这种技术。但盖利默尔指出,推进器具有一大优势:“它们没有声音。因此,用于建筑检测或其他类似任务的无人机”将是这种推进器的理想应用。“或者,”巴雷特补充道,“用于送货、拍摄或环境监测的无人机。”他说:“想象一下,再过10到20年——我们可能到处都是无人机。”“如果它们都很吵,那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但这种推进方式是静音的。”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我们进化的历史可以教会我们人工智能的未来scientific2023-11-11
-
“ChatGPT检测器”以前所未有的准确率识别人工智能生成的论文scientific2023-11-11
-
人工智能需要规则,但谁将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scientific2023-11-07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