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子”“抓娃娃机”“大白” 广州水务有个机器人编队

传感梦工厂 20230731

  • 5g通信
  • 智能巡检
  • 机器人技术

  “黑盒子”开进水下,为深隧、泵站“洗澡”;“抓娃娃机”钻进麻石街巷,为老城区污水管网“减负”;“大白”游走在电房,为净水厂健康运转保驾护航……

 

  作为超大城市的广州,地下管网星罗棋布,这些水务管网的畅通,是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石。而“黑盒子”“抓娃娃机”“大白”等机器人编队,为广州水务事业增添了新的生力军。

  净水厂里的智能巡检机器人

 

  “黑盒子”实现不停产清淤

 

  在荔枝湾涌的一间泵站内,一台“黑盒子”缓缓沉入水底,这是由广州水投集团旗下广州市排水公司自主研发的不停产(水下智能)清淤机器人。它的使命是在泵站不停产的情况下,代替人力完成泵站池底清淤。“我们的目标是‘人不下井、水不断流、泥不落地、泵不关停’,进行不停产清淤。”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大型设施管理中心维护管理部部长黄清强告诉记者。

 

  对国内很多城市而言,泵站、管网和深隧等清淤作业依然是头疼的“老大难”。按照传统方式,管网、泵站的清淤维护需要申请对泵站停产减产,然后由工人下至池底进行清掏。然而,这一方式极易导致上游管网水位壅高,引发上游污水溢流河涌;随着国家水环境“长治久清”及环保监管要求的提高,传统清淤方式压力也在持续增大。此外,由于泵站、管网和深隧空间狭小,其中含有大量淤泥、杂物等,搅动过程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广州水投排水公司一直在寻找可行的替代方案。“我们尝试过很多方法,例如设想在泵房顶加设导轨,然后让清淤泵沿着导轨移动进行作业,但由于空间和实际操作不可行,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决了。其他尝试的效果也均不理想。‘不停产清淤机器人’的到来,改写了这一现状。”

 

  “这种机器人专为解决有限空间的不停产连续清淤作业而生,有限空间作业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如净水厂泵池、制药厂的冷却池、汽车行业电镀车间的废水池等。”使用不停产清淤机器人,不仅生产生活不受影响,还可以解决传统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风险高、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正是这一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应用,为城市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

  酷似“抓娃娃机”的小型智能抓斗车

 

  “抓娃娃机”的应用逻辑

 

  “黑盒子”是广州水投集团应用机器人技术的案例之一,在广州水务其他领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机器人创新研发和应用亦层出不穷。

 

  夏日的广州烈日当空,广州市白云区人和秀水村内,一台宽约1.4米,长约2米的小型新能源高压水冲车正在进行清淤作业。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北区分公司工作人员将高压喷头安装至清洗车的导管头,随即将其放入井内,随着机器启动,缠绕在车上的水管长度迅速减少,自动导入污水管道深处。

 

  “利用喷水的高压水冲力,喷头可以深入管道内,并将堆积堵塞的杂物冲散开。”杨聪介绍,研发这一管道清洗车的灵感来自于环卫工人冲洗路面使用的高压水枪,利用水的冲击力解决污水管堆积堵塞的难题。

 

  完成冲洗之后,紧接着上阵的是一台小型智能抓斗车,伸长的摆臂下、灵活的抓斗,犹如商场的抓娃娃机,在落入井口后,开合的抓斗将冲散的垃圾等堵塞物抓起。不足一个小时,这一段管道的清淤任务很快结束。

 

  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北区分公司清疏管理员杨聪介绍,这些机器问世前,他们都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排水管道疏通,但人力能触及的范围有限,遇到难以解决的淤塞问题,需要考虑开挖路面,更换管道,对于人力进入污水管道作业,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效率也远不及机器人。

 

  这一小型高压水冲车和抓斗车专门用于城中村排水管网的维护,车身大小、宽度和部件的研发都依据于实际需要。北区分公司负责维护的排水管网达6000公里,其中约4000公里分布在这些城中村街巷内。根据实地考察,他们所负责城中村排水管网所在的巷道,宽度大多在2米至1.5米之间,车身宽度则设计为1.4米。

 

  “大白”助力水务精细化管理

 

  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机器人技术从来不是简单进行1:1的替代。

 

  在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沥滘净水厂,不时可见行走的“大白”,它是正在工作的“助手”——智能巡检机器人,能24小时不间断自主巡查地埋式厂区的每个角落,并将摄像头记录下的信息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至净水厂控制中心。除此之外,“大白”甚至可以辅助访客参观接待、工艺介绍、设备温度监测等多项工作内容。

 

  而在猎德净水厂,电房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成为探索电房无人化运营管理的主角。每天“大白”行走在电房,实时监控用电及环境,对包括84个电房198个智能电表的电度、功率、电流和电压、能耗等大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了6成,也帮助电房管理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猎德净水厂调度班班长吴锐恒表示。“大白”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对异常情形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亦可根据其提供的大数据模型分析,对设备进行多维度状态评估,预判问题的出现,为节能降耗打开“绿色通道”。

 

  通过“感、传、知、用”,机器人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广州水务事业的工作模式和效率,让安全生产更易实现,在它们的参与之下,广州水务事业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的转变正在实现。智慧水务建设的良性发展,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务满意度和用户获得感的提升,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夯实基底。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梦工厂

作者最近更新

  • 这家MCU芯片企业获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战略投资
    传感梦工厂
    5天前
  • 赛微电子,投了一家传感器公司
    传感梦工厂
    6天前
  • 2.95亿!又一家传感器企业被(688045)收购
    传感梦工厂
    08-28 10:4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中国联通开发助防巡检机器人

    2020-04-03

  • 俄罗斯大型无人驾驶自卸车正转用5G技术进行引导

    2020-06-29

  • 无人机如何助力石油行业升级?

    2020-07-02

  • 在装配和包装中使用机器人的七大原因

    2020-07-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梦工厂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