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所团队研发FAST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

仪表网 20230803

  • 射电望远镜
  • 机器人系统
  • 自动维护

  【仪表网 研发快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景奉水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作为其中一项标志性成果,可高效完成激光靶标的清洁、拆卸和换装等任务,成功实现了对FAST反射面上激光靶标的全自动维护,为“中国天眼”提供运维保障。加入仪表网,马上发布/获取信息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单体口径最大、观测精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在FAST的反射面上分布了2225个激光靶标,是其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宛如反射面的“眼睛”,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然而,反射面由厚度仅为1mm的铝板构成,难以承受一个正常成年人的重量,目前主要依赖“微重力蜘蛛人”进行人工维护,存在维护效率低、安全性差、难以维护大坡度环境下的靶标等缺点。
 

  针对FAST表面复杂的维护环境,项目组突破了大坡度特殊表面全向移动、复杂环境下三维测量、非结构化环境下异形螺栓自主旋拧等技术难题,完成了靶标维护机器人的研制。机器人系统整体上由靶标维护执行系统、全向运动平台和导航系统组成,能够进行反射面全向行走、靶标位姿的精确三维测量、旧靶标拆卸抓取、新靶标装配拧紧等操作,可自主完成靶标的更换和清洗任务,开展全自动的靶标维护工作。
 

  为确保FAST现场维护的安全性,项目组成员在高坡度反射面模拟环境下对该机器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调试实验,验证了56度极限坡度条件下机器人的移动性能和靶标维护性能。在经过贵州射电天文台现场实际环境的适应性调试后,该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FAST反射面激光靶标的更换维护,将有力解决此前存在的高危作业风险隐患、人工维护效率低下、气候条件制约观测等问题,极大提升FAST维护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左)FAST反射面上的微重力蜘蛛人 (右)FAST反射面上的激光靶标
 

FAST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
 

机器人在FAST反射面上进行测试
 

  团队成员合照,左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蒋志乾高级工程师、朱丽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景奉水研究员、博士生陶锐、博士生付一宸,贵州射电天文台宋本宁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科学家邀请你帮找黑洞!

    2020-03-02

  • NASA批准新的CubeSat任务 以研究太阳风暴

    2020-04-01

  • NASA资助试图将月球陨石坑变成强大射电望远镜的概念项目

    2020-04-10

  • 总投资约1.7亿 “中国天眼”数据中心将落地建设

    2020-04-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