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发出FAST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景奉水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作为其中一项标志性成果,可高效完成激光靶标的清洁、拆卸和换装等任务,实现了对FAST反射面上激光靶标的全自动维护,为“中国天眼”提供运维保障。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单体口径最大、观测精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在FAST的反射面上分布了2225个激光靶标,是其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宛如反射面的“眼睛”,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然而,反射面由厚度仅为1mm的铝板构成,难以承受一个正常成年人的重量,目前主要依赖“微重力蜘蛛人”进行人工维护,存在维护效率低、安全性差、难以维护大坡度环境下的靶标等缺点。
针对FAST表面复杂的维护环境,项目组突破了大坡度特殊表面全向移动、复杂环境下三维测量、非结构化环境下异形螺栓自主旋拧等技术难题,完成了靶标维护机器人的研制。机器人系统整体上由靶标维护执行系统、全向运动平台和导航系统组成,能够进行反射面全向行走、靶标位姿的精确三维测量、旧靶标拆卸抓取、新靶标装配拧紧等操作,可自主完成靶标的更换和清洗任务,开展全自动的靶标维护工作。
为确保FAST现场维护的安全性,项目组成员在高坡度反射面模拟环境下对该机器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调试实验,验证了56度极限坡度条件下机器人的移动性能和靶标维护性能。在经过贵州射电天文台现场实际环境的适应性调试后,该机器人已应用于FAST反射面激光靶标的更换维护,将有力解决此前存在的高危作业风险隐患、人工维护效率低下、气候条件制约观测等问题,提升FAST维护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FAST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5161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综述:柔性PZT复合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感知观察05-08 09:43
-
美光收购力成西安资产感知观察2024-07-10
-
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项目在增城投产感知观察2024-07-04
评论0条评论